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固气界面的吸附作用.PDF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气界面的吸附作用.PDF

第八章 第八章 固气界面 固气界面 的吸附作用 的吸附作用 8.1 固体的表面 固体表面特性 1)表面分子(原子)活动性差 表面分子寿命:水(250C)10-6S,钨 0 32 24 (25C)10 S(3.2×10 年) 即:常温下固体表面原子和气态原子发生交 换的可能性较小 二维表面运动:Cu原子扩散速度 27 19 100A/10 S(10 年) 2)固体表面的粗糙性和不完整性 3)固体表面不均匀 固体表面对吸附分 子的作用能不仅与其 对表面的垂直距离有 关,而且常随其水平 位置改变而变化。分 为均匀表面,不均匀 表面。 4)固体的表面能 表面能:生产1cm2新固体表面所需的等温可 逆功 固体表面能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但仍无一种 公认的简便标准方法。 a:熔融外推法 假设固态与液态性质相近 (γ-T关系外推) b:劈裂功法 测力装置测量劈裂固体形成 新表面功 c:溶解热法 d:接触角法 固体表面能数值较大,但不同方法测量差距 不小 云母 5400、375、2400 同一种方法也相差不小 云母(2400-5400) 5)固体性质与历史有关(造成表面自由能数值 常常不相同) 8.2 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 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发生的滞留现象称为气 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一)吸附物与吸附剂 通常将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能有效地 吸附吸附质的物质叫吸附剂。吸附剂多为多 孔性大比表面固体。 吸附剂:①大的比表面 ②好的化学稳定性(不与吸附质发生 反应) ③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非极性吸附剂:活性炭、炭黑 极性吸附剂:硅胶、分子筛、活性氧化铝 A:活性炭(active carbon) ①比表面:500-1500m2/g,特殊2000- 3000m2/g ②孔结构复杂(一般认为大孔~50nm,2~50nm 中孔,2nm微孔) 大部分为微孔,也有中孔和大孔 ③表面基团:除C原子外,还有少量非碳元素 (O,H,P,N,S等) 一般含氧基团:羰基、羧基、内脂基、醌 基、酚羟基 ④主要吸附非极性物质及长链极性物质(孔吸 附,非极性体现) 由于存在表面含氧基团,也可吸附某些极性 物质 ⑤活性炭制备:由有机物(果壳、木材、骨、 血、煤炭、合成有机聚合物)制造 工业生产方法分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 B:硅胶(silica gel):典型的极性吸附剂 ①pH对比表面、孔体积影响巨大 ②主要吸附非极性溶剂中的极性物质,孔径 20-50A ③表面羟基:自由羟基+缔合羟基 ④耐热性优于活性炭,生产工艺简单,成本 低廉,再生产温度低,机械强度好 C:分子筛(molecular sieves) 一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沸石型硅铝酸盐。 Al O nSiO mH O 2 3 2 2 ①结构特点:Si-O四面体+Al-O四面体 分为3A、4A、5A、13X、Y、丝光沸石等类型 ②孔性吸附:分子筛孔径均匀,孔径属微孔范 围。吸附分子在腔体内受到孔壁四周的叠加 作用。因而分子筛由独特的吸附选择性和极 强的吸附能力。(临界分子直径小于笼孔径 大小) ③高温、高流速、低蒸气压时,仍有良好的吸 附能力 ④选择吸附极性,不饱和有机分子,非极性分 子中选择吸附极化率大的 (二)吸附机制 物理吸附:吸附力是物理性的,主要是 Vander Waals力。吸附发生时,吸附分子和 固体表面组成均不会改变。 化学吸附:吸附分子与固体表面间有某种化 学作用,即它们之间有电子交换、转移或共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