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烈度评定工作规范(试行)-中国地震信息网.PDF
地震烈度评定工作规范(试行)
为指导各单位在地震现场快速高效、科学有序地开展地震烈
度评定工作,在总结近年来工作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编制本规
范。
本规范编制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
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本规范主要编制人:孙景江、宋立军、林均岐、王晓青、李
志强、姜立新、王东明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地震烈度评定的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
报告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7742—2008 中国地震烈度表
3术语和定义
3.1地震烈度
2008,定义2.1]
— 2—
3.2地震灾区
地震发生后,遭受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地区。[GB/T
18207.1-2008,定义7.2]
3.3极震区
定义3.3]
3.4地震烈度评定
根据受地震影响地区的房屋震害程度、人的感觉、器物反应、
地震地质灾害及其他震害现象,参考地震动参数,确定灾区的地
震烈度及其分布。
3.5等震线
2011,定义3.2]
4基本规定
4.1工作内容
a)评定极震区烈度;
b)评定地震灾区烈度分布;
c)统计地震灾区各烈度区覆盖的乡镇及人口;
d)调查地震灾区各烈度区震害破坏特征。
4.2工作步骤
a)地震烈度快速评估。震后利用历史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结合地震动观测记录、余震分布、地震断层展布、震源机制解等
— 3—
快速估计地震烈度分布和影响范围;
b)地震烈度初步评估。到达灾区后,选取调查线路进行分
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初步确定各调查点的烈度,结合地震灾区
强震记录、遥感震害解译等资料初步确定地震烈度及其分布;
c)地震烈度综合评定。通过现场调查和复核,综合各类地
震破坏现象和影响程度,评定地震烈度,绘制地震烈度图,编写
地震烈度评定报告。
4.3工作时限要求
a)地震烈度快速评估,宜在震后4小时内给出结果;
b)地震烈度初步评估,宜在特大地震灾害后7天内、重大
地震灾害后5天内、其他地震灾害后3天内给出结果;
c)地震烈度综合评定,宜在特大地震灾害后10天内、重大
地震灾害后7天内、其他地震灾害后5天内完成烈度图并发布。
5地震烈度快速评估
5.1初判极震区烈度
震后可根据表1给出的经验关系,并结合当地历史地震统计
资料快速初判极震区烈度。
*
表1 震级、震源深度与极震区估计烈度的对应经验关系
震源深度
(/km)5~9 10~14 15~19 20~24 ≥25
震级
5.0~5.1 Ⅶ Ⅶ Ⅵ Ⅵ Ⅵ
5.2~5.4 Ⅶ Ⅶ Ⅶ Ⅵ Ⅵ
5.5~5.8 Ⅷ Ⅶ Ⅶ Ⅶ Ⅵ
5.9~6.0 Ⅷ Ⅷ Ⅶ Ⅶ Ⅶ
6.1~6.2 Ⅷ Ⅷ Ⅷ Ⅶ Ⅶ
— 4—
震源深度
(/km)5~9 10~14 15~19 20~24 ≥25
震级
6.3~6.4 Ⅷ Ⅷ Ⅷ Ⅷ 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堂用餐协议书范本(2025版).docx VIP
- 中建八局《质量标准化系列做法(主体结构工程)》2022年.pptx VIP
- TD_T 1021-20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pdf VIP
- 粤人版英语五年级下册Review1 Reading and writing 课件.pptx VIP
- 离散数学崔艳荣习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学会与他人交往 (2).pptx VIP
- 《水力发电》课件.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新风系统入门培训资料.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