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区B块综合调整后提高油层动用程度研究
A区B块综合调整后提高油层动用程度研究摘要:A区西部B块是2011年水驱精细开发推广区块,通过统计该区22口注水井同位素连续剖面来摸清油层动用现状,并针对动用较差的油层开展综合调整,提高了油层动用程度。
关键词:综合调整;提高;动用程度
Abstract: A area west of 2011 B is water drive fine development promotion blocks, through the statistics and injection Wells in the mouth for section to find oil isotope use status in use of poor reservoir development synthesis adjustment, improve the oil producing extent.
Keywords: comprehensive adjustment; Improved; Producing extent
中图分类号:TE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地质概况
A区西部B块位于某地构造西北部,北起C区D排、南至E区F排,东以A1#、A2#断层为界,西以W组内含油边界为界。含油面积13.8km2,地质储量7407.26×104t。区内中部含油组合储集层沉积于下某组反旋回的晚期与,某组到某组二级复合旋回的早期,是在湖盆与分流平原之间相位频繁变迁的条件下形成的,沉积了一套具有多级旋回性、岩相参差不齐、砂泥岩频繁交互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
2 存在问题
2.1 薄差油层动用程度低
由于区内沉积条件不同,油层发育也就不同。统计22口注水井2001年连续同位素资料显示,调整前全区砂岩动用比例49.96%,有效动用比例56.61%。从平面上看发育较差的外前缘Ⅲ类、外前缘Ⅳ类储层动用程度较低。从砂体类型上看,自身发育较差的表外储层和表内薄层动用程度较低。
2.2 非均质性油层动用差异大
统计区块22口分注井分注情况显示,平均单井分注层段4.45个,平均单个层段内油层数11.43个,砂岩厚度10.22m,渗透率变异系数0.88,均未达到某水驱“666”细分层注水标准。除了一次井网属于中非均质性,其他三套井网均属于强非均质油层。强非均质油层组间动用差异较大,以三次井网为例,某Ⅱ组、某Ⅲ组动用程度较高,某Ⅰ组动用程度最低,某Ⅰ组累计层数动用累计比例低于某Ⅱ组48.19个百分点。
2.3 注采不完善,油层动用程度低
目前生产井中,已套损井195口,套损率达到26.75 %,比某厂水驱高0.43个百分点。从分井网套损情况来看,基础井网、一次井网套损严重,套损率分别达到56.25%,34.98 %。此外为了防止套损,从1988年开始,纯油区新投入开发的注水井某Ⅱ1~4油层均不射孔,并陆续对以前投注井的某Ⅱ1~4层段停注,采油井则射孔泄压,造成某Ⅱ1~4油层注采不完善,从2007年开始,逐步在A块开展恢复注水,而B块目前油水井射孔对应性较差。统计22口注水井2001年以来连续同位素资料显示,由于套损影响基础井网和一次井网未动用比例较高。
3实施综合调整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3.1 优化实施措施,改造薄差油层
老三排附近及断层边部自身发育较差的薄差储层具有挖掘剩余油潜力。措施增产油井11口,平均单井日增油2.2t,措施增注5口,平均单井日增注33.6m3。经过措施改造层数和砂岩油层累计动用比例提高9.26个百分点和10.23个百分点。见表1和表2。
3.2优化注水结构,减缓层间动用差异
实施注水结构调整细分及重划注水井20口,细分后平均单井分注层段由4.45到5.61个,平均单个层段内油层数由11.03到8.72个,渗透率级差由11.89到10.58,渗透率变异系数由0.72到0.64。经过细分注水后各套油层组的动用程度均有所提升,某Ⅲ组砂岩累计动用比例提高幅度最大。见表3。
3.3 完善注采系统,挖掘剩余油
从2005年以来该区实施注采系统调整,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套损影响,仍有部分砂体、区块、井点注采关系不完善, 具有挖掘剩余油的潜力。2011年以来大修恢复注水6口,平均单井日恢复注水63.27m3。此外,2011年优化射孔层位,逐步挖掘恢复注水的某Ⅱ1~4油层剩余油,例A1采出井周围水井A2井2010年5月27日已补开某Ⅱ1~4层,补开砂岩厚度9.6m,有效厚度3.1m。该井于2011年3月27日补射某Ⅱ1-4砂岩厚度12.7m,有效厚度3.5m。措施初期单井日增液8.7t,日增油1.4t。大修恢复注水后各套井网动用程度均有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