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眼睛为什么如此擅长“抓重点”.pdf

人的眼睛为什么如此擅长“抓重点”.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的眼睛为什么如此擅长“抓重点”

对话 DIALOG 伦敦大学学院 计算神经科学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 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室访问 教授李兆平 人的眼睛为什么如此 擅长“抓重点” 专访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计算神经科学家李兆平 我们能在过马路时及时发现一辆闯红灯汽车,这相当于视觉系统在 1秒内就从几十本长篇小说中, 找到了最重要的两三句话。 2 editors@ 个世纪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计算机系教授,给自己的学生布置了一个暑期项目,编写一个程序, 半 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出图片上的简单物体——将图片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输出图片上物体的名称。 结果出乎这位教授的意料,这个看似简单的项目,最终花了科学家几十年的时间。直到最近几年,由于计算速 度的提高,以及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的出现,计算机的识图能力才有了较大提升。 相比而言,人类大脑在图像识别方面的能力,则令人惊叹。 在提取图像里的小线段,还能造出显著图来引导注意力。这个理 我们可以在半秒内准确分辨出猫和狗 ;在瞬间认出隐藏在一群鸟 论引起大家反思 :注意力的介入,意味着部分视觉信息在大脑里 中的河马 ;过马路时及时发现一辆正向我们冲来的汽车 ;或是在 被选择或丢失可能已经在V 1区附近发生,传统思路没有考虑这些 安静听课时,用眼睛瞬间 “抓”住突然出现的蝴蝶。这些由大脑 因素,这很可能是高级视觉皮层难以理解的原因。 视觉系统下意识做出的简单行为,其实并不简单。正常情况下, “V 1显著图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比如, 人的眼睛每秒可以接收几十兆信息,信息量相当于几十张图片或 当你面对 “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场景时,为什么我们的眼睛会在 是几十部长篇小说。但实际上,能被我们注意到的信息量上限, 第一时间看向 “一点红”。“V 1显著图理论”认为,V 1区有一个内 只相当于两三句话。也就是说,我们在过马路时及时发现一辆闯 部神经网络,网络中的神经元会相互作用——喜好相同的神经元 红灯汽车,这个动作,相当于视觉系统在1秒内就从几十本长篇 相互抑制,即同性相斥。另外,注意力分配时遵循的是“竞价原则”。 小说中,找到了最重要的两三句话。 可以想像成在V 1的一个输出区——上丘脑——有一个专门负责拍 在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视觉系统就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导到 卖注意力的拍卖店,它不问其他,只看神经元的出价 (发放脉冲 了最特别、最重要的位置。亿万年前,我们的远古祖先正是凭借 的频率),哪个神经元的出价高,就会把注意力卖给谁,然后指 这个超级本领,才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繁衍至今。 挥眼睛往这个神经元对应的感受野看。 但其中的生物机制是什么,科学家一直无法解释。直到1999 年, 举个例子,当视觉输入的是一张满是绿棒仅有一根红棒的图 当时任职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李兆平才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 片时,因为绿棒很多,喜欢绿棒的神经元会相互抑制 ;而喜欢红 释,她认为,在视觉中枢的V 1区(视觉初皮层,是第一个接受视 棒的神经元,因为红棒只有一根,不会被抑制,结果发放频率最 网膜信息的大脑脑区),形成了一个视觉显著图,就像地图一样, 高,最后赢得了注意。这也可以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