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创新任国玉-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任国玉课题组
四、科技创新(任国玉)气候科技创新是保证基本气候业务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近10年来,国家气候中心的科学技术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气候业务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关键的方法和技术。今后的5年,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级气候科学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特别是加强对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将针对气候、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问题的跨学科和综合性特点,建设具有多学科专业队伍的综合性国家气候研究实验室,开展有关气候预测理论、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管理与优化调控的科学技术研究,力争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并且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危害严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和中国区域气候环境变化作用下,中国生态与环境显得相当脆弱,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公共安全受到挑战。气候变化问题已不仅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而且是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要尽快制订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总体规划,统一规划科学研究、外交、经济、能源等方面的应对策略和行动,进一步加强对气候变化研究工作。
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和气象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气候预测将转变为从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陆面)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发生在气候系统中的各种运动和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从而提高预测水平;气候业务也将向气候系统的预报预测转变。这既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的必然需求。
为深入认识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有效适应全球变化和履行UNFCCC,需要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成因,有效地检测出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信号,更加准确地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和情景,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的生态系统和敏感经济部门产生的影响,提出适应对策建议,探讨全球与区域气候变化与我国可持续性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相互关系等。
未来的气候变化研究中将更充分地体现气候系统的概念。现代全球气候系统的主要科学问题包括: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海洋环流、能量循环和水循环的作用;冰雪圈的影响;平流层的作用;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预测,尤其是季节预测和年际预测,以及未来50~100年气候变化趋势的预估等。
气候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气候多样,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能源,风能、太阳能等有着巨大的开发潜能。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建设我国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监测和评价体系,建立气候资源数据库,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基础。我国空中水资源含量丰富,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国大气水资源的普查、评价和合理区划。要通过多种途径,使气候资源真正成为国家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社会资源。在今后的5年,气候的发展趋势表现在:
(1)初步开发出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气候系统模式框架正在向标准化、模块化、并行化方向发展;模式过程更加完善,嵌套和耦合技术进一步发展,海气耦合模式正在向气候系统到地球系统模式方向发展;模式将成为进行气候预测、气候变化检测和预估的重要工具。此外,采用多模式的超级集合和有物理基础的统计预测技术相结合是预测业务发展的方向。同化技术的发展也必将使得气候系统资料同化获得突破性进展。
(2)气候系统观测和监测工作将进一步完善。在现有各种全球天气、气候观测系统的基础上,不同的气候系统观测网将会进一步融合;地基观测系统将更加完备;同时,以卫星、飞机、雷达为基本观测手段的天基、空基观测网建设将取得初步成效;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新的观测技术和手段也将出现。
(3)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气候科学发展的新特征。随着气候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大气动力学、大气化学,大气物理学等气象学分支将会进一步发展,同时,与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海洋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将进一步交叉融合,与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的关系日渐紧密。
(4)气候变化成为更多学科发展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的检测、预估、影响,以及适应和减缓等方面的问题,将进一步从重大的科学、环境问题上升为政治和环境外交斗争的焦点;气候变化问题也将更多地从国家安全的角度予以考虑,如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等。
(5)气候资源和利用、开发、管理与优化调控将受到进一步重视。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和退化,人们将认识到,通过管理和调控可以使气候资源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向转化,从而在不同层面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科技创新的任务是
气候系统的监测与气候信息管理;
气候变率和气候变化的检测,包括自然气候变率的规律和成因研究,以及人为气候变化的检测等;
气候预测、预估理论与统计技术研究;
气候系统模式的开发和应用,开展气候模拟与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香港放射科医学院就放射科检查及放射科医生于诊治怀疑罹患肺癌的.PDF
- 福东校园灾害防救编组-福东国小.PPT
- 马尾松塑化木研究-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DF
-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化学科课程公开评核-香港教育图书公司.PDF
-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张国勇教授线性代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体会.PPT
- 马鞍山长矿物流有限公司外桥LNG加注站项目(1 - 马鞍山市环境保护局.DOC
- 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要常识-肇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OC
- 福建山区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池州政府.DOC
- 驻极体话筒专用场效应晶体管的专门化发展趋向.PDF
- 马蓝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药学实践杂志.PDF
- 2025年秋季甘肃临夏州引进高层次人才242人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必刷500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陕西省统一录用公务员考试备考题库(6823人)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绍兴市绍兴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必刷500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必刷500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必刷500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必刷500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菏泽单县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备考题库(14人)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黄石市阳新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必刷500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金门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必刷500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