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单纯使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上的差异。方法:52例经确诊的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上较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的西医组疗效好。结论:中西医结合可从不同角度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糖皮质激素;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107-01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在哮喘发病的前期,因为其唯一的特征只是单纯咳嗽,故十分容易与支气管炎混淆,成为临床误诊较多的病例之一。不过咳嗽性变异性哮喘虽然与支气管炎在临床诊断难以辨别,但是它的病理反应特征是明确的,就是由咳嗽变异来的哮喘也是典型的哮喘病理,也是气管炎症和高反应性的特征,其治疗原则同哮喘。近年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小儿,已成为高发人群,并且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不易治愈,给患儿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本文通过对5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观察资料:将2010年2月—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采用就诊编号单双号分隔的办法将他们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的激素吸入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在两组病人中,年龄分布为3—14岁,平均年龄为8.2±2.7岁,病程时间分布为4—20个月,平均值为13.4±2.1个月。病人既往史资料表明52例病患中家族曾出现过过敏病例者21例,其本人曾出现过敏史者23例,其中春季花粉过敏者4例,吃海鲜过敏者3例,药物过敏者2例,其它不明原因过敏者12例。过敏病例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和其它可能影响该次观察的因素在两组的分布没有人为干预过程,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两组实验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参照《中国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1]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标准,我们确定列入本次实验的标准为:①持续1个月以上的阵发性咳嗽,不伴有呼吸困难和喘息,②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为阳性,肺功能检查时一般正常;③在双肺听诊时听不到哮呜音;④在实验性治疗中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者。另外也考虑患儿的过敏性病史和家族性过敏性史和实验室检查中血清IgE、血中的嗜酸粒细胞的变化。通过以上标准的筛选,确定参与该次治疗的52例患儿均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符合实验要求。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为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先小量吸入,一天吸两次,每次喷一下,待症状改善后剂量减半,至症状逐渐平稳后再减量。停药的标准为病情获得控制基本症状消失,整体疗程为半年。
1.3.2 实验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对哮喘的认识,加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具体加用药物为:肺脾气虚型药用黄芪、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百部、生姜、大枣、神曲、谷芽各10g,五味子3g;阴虚内热型治以养阴润肺药用沙参、玄参、麦冬、知母、玉竹、生地黄、桔梗、天花粉、银柴胡各10g,甘草6g,五味子3g,1剂/日,水煎服,服用3个
月,后将上药配成丸药,重10g/丸,2~5岁,每次半丸,6~8岁,1丸/次,2次/日口服,再服用3个月[2],总体疗程也为6个月。
1.4 结果判断参考[3]:痊愈标准为停药至今未曾出现反复;好转标准为停药后症状基本消失,随访至今偶尔天寒和其它原因可出现类似哮喘症状但环境好转后即自愈;无效为停药后无症状,但不久无明显诱因下可复发,并且需要治疗。
2 治疗结果
在对照组中,8例痊愈,9例好转,9例无效,总有效率(痊愈和好转总和占比)为65.38%;在实验组中痊愈病例数为13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76%。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接受配合程度好,虽然对照组给药方式更简单,病人操作性更好,但实验组整体而言起效较对照组早,对患儿体质影响更小。
3 讨论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名称,大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纳为咳、风寒一类疾病。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中医中药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也没有确定的方法,对这一特定疾病还是处于探索阶段。不过按照中医辨证的方法和其它类似疾病的探究,目前中医学者在探索过程中也整理归纳出一些对此病的看法。结合作者本人在临床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