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比较小儿解表颗粒与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小儿解表颗粒组60例)和对照组(抗生素组60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的差异有利于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1),同时治疗组并未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性的反应。结论: 小儿解表颗粒对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优于抗生素,有着显著缩短病程和缓解症状的作用,同时未发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小儿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29-01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等部位,因此“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鼻咽感染常出现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涉及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邻近的器官。
1 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共120例,男65例,女55例。入选标准:患儿的年龄4个月~2岁、且是急性起病,病程3天,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流涕、咳嗽、鼻塞、头痛等症状。查体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咽后壁淋巴滤泡的增生;化验室检查周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为正常或者淋巴细胞增高,部分中性粒细胞偏高,X线透视或X线片无任何异常改变;病程中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随机分类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38例,对照组男43例、女17例;治疗组平均年龄(1.2±0.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1.2±0.65)岁,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临床表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通常具有如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充血、肿大,颈淋巴结可肿大并压痛,肺部听诊多正常。
2.2 诊断依据
(1)具有受凉或与本病患者接触史。(2)伴有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症状,婴幼儿患者因为鼻塞有拒奶或呼吸急促的症状。(3)有咽部充血体征,甚至有的患者扁桃体充血、肿胀。(4)一般在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接近正常,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并在发生细菌感染时候,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增高。
2.3 治疗方法:治疗组小儿解表颗粒3个月~9个月每次1/4包,2次/天口服;9个月~1岁每次1/3包,2次/天口服;1岁~3岁每次1/2包,2次/天口服。显效:若服用小儿解表颗粒在12小时~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同时流涕、咳嗽、鼻塞等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说明此药物显效。有效:若服用小儿解表颗粒药在48小时~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同时流涕、咳嗽、鼻塞等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说明此药物有效。无效:若服用小儿解表颗粒药在72h以后体温未恢复正常,同时流涕、咳嗽、鼻塞等临床症状无改善,说明次药物无效。
3 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1),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同时治疗组也未见任何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4 讨论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以病毒为主,可能占据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的90%以上。因为病毒感染后,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可能发生化脓性感染。
其具体病毒,主要由以下几种:
(1)鼻病毒:包括100多种不同类型的血清,可以导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症状的发生。通常上感的常见病原是冠状病毒,但冠状病毒的分离需用特殊方法。
(2)柯萨奇及埃可病毒:此类病毒都比较微小,属于该类型的微小病毒,都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3)流感病毒:此类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血清类型。甲型每隔10~15年一次,抗原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异是导致该病毒流行的原因。乙型流行规模较小且具有局限性。丙型病毒一般只能造成散发流行,病情较轻。上感,或者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是由以上三种类型的小儿呼吸道疾病引起
(4)副流感病毒:分1、2、3、4四种类型血清。1型又称“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称“哮吼类病毒” 3型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会出现哮吼。4型又称M-25,比较少见,主要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5)呼吸道合胞病毒:仅有一型,其对婴幼儿呼吸道具有很强的致病能力,可以引起小儿流行病毒。约有75%左右1岁以内的婴儿可能发生毛细支气管炎,30%左右1岁以内的婴儿可能发生喉、气管、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探析.doc
- 对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几点思索.doc
- 对电力施工企业员工绩效管理探析.doc
- 对电力职业院校函授教学改革之探索.doc
- 对电力系统中远动通信系统技术探究.doc
- 对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抗干扰措施探析.doc
- 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及发展趋势探析.doc
- 对电线电缆生产设备管理探析.doc
- 对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探析.doc
- 对电能计量装置相关问题探析.doc
- 2025年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智能化与农业节水技术政策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入侵检测系统在2025年企业安全防护中的应用案例分析.docx
- 环保产业园园区2025年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绿色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报告.docx
- 金融行业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技术政策环境与市场分析报告.docx
- 面向2025年的农产品品牌建设资金申请指南与案例分析.docx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平台运营中的应用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NFV技术标准化与规范研究报告.docx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2025年智慧校园教学资源平台构建与应用.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技术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