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丰顺县尖笔山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前景
广东省丰顺县尖笔山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前景摘要:该异常受区内北东向构造控制,与葫芦田复式岩基亦有一定的关系。异常元素异常分布多在区内已知矿点的上游地区,且范围远远超出矿点影响区,其找矿远景甚好,推测是北西向构造带与接触带复合型锡多金属矿引起。对于寻找锡石硫化物型锡多金属矿具有前景。
关键词:铜多金属;地球化学;
广东省丰顺县尖笔山地区位于于坪上断裂与潘田断裂西南部所夹部位的中间部位,属粤东沿海大埔—惠来构造岩浆带。
1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处于滨太平洋构造区域的华南褶皱系与东南沿海褶皱系交接地带。在地质发展史上,本区主要经历了活动大陆边缘带发展阶段(燕山-喜山旋回)。这个时期库拉板块、太平洋板块先后以不同的方位、不同的方式对欧亚大陆板块发生俯冲和碰撞作用。在这个俯冲与碰撞的构造背景上,本区的沉积建造与改造、构造活动、岩浆侵入与喷发活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1 区域地层
区内地层出露不全,主要有侏罗系、白垩系等,出露面积1192.4km2,占测区总面积52.8%。地层区划属华南地层区沿海地层分区、西北部小部分属武夷地层分区。
1.2 区域构造
调查区位于粤东地区,处于东西向丰良—佛岗构造岩浆岩带与北东向连花山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区内有北东向、北西向构造两组构造。主要的构造形迹有褶皱、断裂(韧性、脆性)等。
褶皱构造有赤风向斜:位于潮安县赤风至丰顺县阝留隍一带。轴线呈东西走向,东段受北东向构造线影响,方向偏转为北东东向。出露长约25公里,宽8-10公里。轴面向南倾,倾角70°左右。向斜西端翘起,为不对称的短轴向斜。北翼岩层向南倾,倾向在南东160°-南西220°之间,倾角30°左右;南翼岩层向北顷,倾向在北东20°-40°之间,倾角50°左右。
古巷-澄海断裂:位于1:5万阝留隍圩幅和潮州市幅大窝山崠-留隍-意溪一带,向南西延伸至图外,呈北西320°方向展布,延伸长约60公里,北西段可见出露长15公里。断裂通过下侏罗统砂页岩及燕山晚期第二次花岗侵入岩,两者为断裂接触。岩石强烈破碎,呈角砾状,角砾成分为砂岩、粉砂岩,由铁质硅质胶结。沿破碎带有石英脉侵入。岩脉走向北西300°-330°,倾向北东,倾角55°。脉宽5米,可见长2公里。脉中有一组与脉壁平行的裂面,光滑平直,另一组与岩脉垂直。后期断裂多次活动,脉石英及花岗石破碎成角砾状,硅质胶结。
四斗田断裂:位于1:5万丰顺幅潘田断裂东部四斗田一带。呈北东50°方向展布,延伸长约10公里。断裂通过下侏罗统砂页岩,上侏罗统火山岩及燕山晚期花岗岩。两侧砂页岩产状变化大,岩层呈波状弯曲,构造透镜体及擦痕发育。硅化角砾岩,角砾状构造,角砾由脉石英碎块组成,即石英脉贯入,经再破碎后又被硅质胶结而成。断裂面呈舒缓波状,伴生北东70°-85°及北西340°-350°两组扭裂,呈弧形弯曲,帚状裂隙发育。
1.3 岩浆岩
区内出露主要花岗岩为阝留隍岩体,呈不规则状展露于北东向构造带。出露面积约44.7平方公里,约占本次侵入岩面积的3.5%。岩体出露的主要岩石是细粒斑状角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往边缘局部出现细粒(微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图1)。
2 尖笔山综合异常(AS8)
2.1 地质特征
该异常处于坪上断裂与潘田断裂西南部所夹部位的中间部位,属粤东沿海大埔—惠来构造岩浆带。异常区出露上侏罗统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英安-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夹少量火山碎屑沉积岩。异常东边为燕山期葫芦田复式岩基,岩性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区内北东向构造发育,已知矿点有大宝岽铅锌矿、尖笔山铜矿、东秀茶场铁矿。大宝岽铅锌矿脉产于流纹斑岩内的北东向构造裂隙中,长150m,宽30—50m,上部为褐铁矿,向下渐变为石英脉,见很多孔洞,呈网络状,含铅2%,围岩具高岭土化,硅化和褐铁矿化,为热液裂隙充填型。尖笔山铜矿产于花岗岩中的堇青石黑云母角页岩捕掳体裂隙中,呈北北西—南南东伸延,近于直立,长约45m,宽2m,见磁黄铁矿、毒砂、黄铜矿,具褐铁矿化、绿泥石化,为热液裂隙充填型。东秀茶场铁矿为层状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浸染状磁铁矿,围岩有矽卡岩化,全铁含量为45-50%,为火山沉积型。另有揭东大宝山锡矿矿化点一处,位于丰顺东西向构造岩浆带南侧,矿化体呈东西走向,为热液型矿床,现已停采。
2.2 地球化学特征
该异常由Sn、Bi、W、Mo、Cu、Pb、Zn、Au、Ag、As、Sb等13元素组成(表3-16、图3-8),异常主要呈近等轴状,形状相对较规则,各元素异常规模大,浓度分带明显。Cu、Pb、Zn、Au、Ag、As、Sb、Mn异常套盒较好,均呈北东向展布,Au异常规模稍小,Mn浓集中心不十分明显,整体来看,高值点吻合较好。W、Mo、Bi、F三级浓度分带明显,从内、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