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员论(中)(清)顾炎武.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员论(中)·(清)顾炎武   废天下之生员而官府之政清,废天下之生员而百姓之困苏,废天下之生员而门户之习 除,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   今天下之出入公门以挠官府之政者,生员也;倚势以武断于乡里者[1],生员也;与 胥史为缘[2],甚有身自为胥史者,生员也;官府一拂其意,则群起而哄者,生员也;把 持官府之阴事,而与之为市者,生员也。前者噪,后者和;前者奔,后者随;上之人欲治 之而不可治也,欲锄之而不可锄也。小有所知,则曰是杀士也,坑儒也。百年以来,以此 为大患,而一二识体能言之士,又皆身出于生员,而不敢显言其弊,故不能旷然一举而除 之也。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官府之政清也。   天下之病民者有三:曰乡宦,曰生员,曰吏胥。是三者,法皆得以复其户[3],而无 杂泛之差,于是杂泛之差,乃尽归于小民。今之大县至有生员千人以上者,比比也。且如 一县之地有十万顷,而生员之地五万,则民以五万而当十万之差矣;一县之地的十万顷, 而生员之地九万,则民以一万而当十万之差矣。民地愈少,则诡寄愈多[4],诡寄愈多, 则民地愈少,而生员愈重。富者行关节以求为生员,而贫者相率而逃且死,故生员之于其 邑人无秋毫之益,而有丘山之累。然而一切考试科举之费,犹皆派取之民,故病民之尤 者,生员也。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百姓之困苏也。   天下之患,莫大乎聚五方不相识之人,而教之使为朋党。生员之在天下,近或数百千 里,远或万里,语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则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 谓同考官者,谓之房师;同榜之士,谓之同年;同年之子,谓之年侄;座师、房师之子, 谓之世兄;座师、房师之谓我,谓之门生;而门生之所取中者,谓之门孙;门孙之谓其师 之师,谓之太老师。朋比胶固,牢不可解。书牍交于道路,请托遍于官曹,其小者足以蠹 政害民,而其大者,至于立党倾轧,取人主太阿之柄而颠倒之[5],皆此之繇也[6]。故 曰:废天下之生员,而门户之习除也。   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 也。今以书坊所刻之义,谓之时文[7],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 读其所谓时文。时文之出,每科一变,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 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销磨之场屋之中[8];而少年捷得 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材, 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夫然后寇贼奸宄得而乘之[9],敌国 外侮得而胜之。苟以时文之功,用之于经史及当世之务,则必有聪明俊杰通达治体之士, 起于其间矣。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也。   注释:   [1]武断于乡里:谓依仗权势在乡里横行霸道。《史记·平准书》:“兼并豪党之 徒,以武断于乡曲。”[2]胥史:犹“胥吏”。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3]复其户:免除 其一家的徭役赋税。[4]诡寄: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免税人的名下,以逃避田赋、差役, 称为“诡寄”。[5]太阿:古代宝剑名。相传春秋时,楚王命欧治子、干将所铸。太阿之 柄喻权柄。[6]繇:同“由”。[7]时文:明清时指科举考试的八股文。[8]场屋:即“科 场”。考试士子的地方。[9]奸宄(guǐ):指为非作歹的人。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忠清,自署蒋山佣,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 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出身江南大族,少落落有大志,不与人苟同,耿介绝俗,与同里归 庄相善,共同参加复社活动,有“归奇顾怪”之称。清兵南下,从昆山令杨永言等举兵抵 抗,失败后,友人吴其沆死之,炎武与归庄得脱。其嗣母王氏不食死,遗言后人莫事二 姓。炎武遂遍游南北诸省,结纳各地爱国志士,考察山川形势,图谋匡复明室。多次险遭 陷害,并曾被捕入狱,得友人营救,才得出狱。他也多次拒绝与清廷合作,愿以身殉。晚 年卜居陕西华阴,死于曲沃。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启蒙思想家,爱国学者。他在经学、音韵、史地、文学等诸 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被推为乾嘉学派的开山祖师。他认为:“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 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与人书》三)他的散文,也像他的诗一样,具有“风 霜之气,松柏之质”。其著作极丰,著名的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 五书》、《韵补正》、《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其诗文经华忱之点校,题作《顾 亭林诗文集》,由中华书局出版。   本文选自《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一。《生员论》凡三篇。这是中篇。生员, 因唐代国学及州县学都规定学生的员额,故称生员。明、清时,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 府、州、县学的,都称为“生员”。本文尖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