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千木文稿序(清)方苞.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千木文稿序(清)方苞   自周以前,学者未尝以文为事,而文极盛;自汉以后,学者以文为事,而文益衰。其 故何也?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2];戋戋焉以文为事[3],则质衰而 文必敝矣。   古之圣贤,德修于身,功被于万物,故史臣记其事,学者传其言,而奉以为经,与天 地同流。其下如左丘明、司马迁、班固,志欲通古今之变[4],存一王之法[5],故纪事之 文传。荀卿、董傅守孤学以待来来者[6],故道古之文传。管夷吾、贾谊达于世务,故论 事之文传。凡此皆言有物者也,其大小厚薄,则存乎其质耳矣。魏、晋以降,若陶潜、李 白、杜甫,皆不欲以诗人自处者也,故诗莫盛焉。韩愈、欧阳修,不欲以文士自处者也, 故文莫盛焉。南宋以后,为诗若文者皆勉焉以效古人之所为,而虑其不似,则欲不自局于 蹇浅也能乎哉?   时文之于文,尤术之浅者也,而其盛行于世者如唐顺之、归有光、金声[7],窥其 志,亦不欲以时文自名。吾友杨君千木,才足以立事,义足以砥俗,听其言,观其貌,不 知其为文士也。及出其所为时文,则穷理尽事,光明磊落,辉然而出于众,盖其心与质之 奇,不能自秘者如此。既为论定,因发其所以,使学者知所务焉。   注释:   [1]杨千木:杨三炯字千木,浙江省诸暨县人,方苞好友。[2]称:相称,相副。质: 作者的气性品质。[3]戋戋(jiān煎):浅薄。[4]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自谓其著《史记 》“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少卿书》)[5]一王之法: 《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壶遂的话:“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 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一王”意为一代王朝,指周王朝。[6]董傅:董仲 舒,西汉儒家大师,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东)人,著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 因其曾为江都相和胶西相,相有辅佐之责,故后世称“董傅”。孤学:指儒学。《汉书董 仲舒传赞》:“仲舒遭汉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今后学者有所统 一。”[7]唐顺之:字应德,江苏省武进县人,人称荆川先生,明代散文家,著有《荆川 先生文集》。金声:字正希,安徽休宁人。明末抗清义军首领。祟帧进士,官庶吉士,后 辞职归。南京失陷,他与江天一起兵抗清,隆武帝任为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清军破绩 溪,他与江天一被浮,在南京被杀。   此文主要论“言有物”,认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大小厚薄以出者也。”文学作 品首先是作者思想品格的表现,心胸所蓄,不吐不快,发而为诗为文;不是为当诗人而写 诗,为成文家而作文,于是“诗莫盛”,“文莫盛”。心中无物,为了成诗人文家之名而 写诗作文,只能在形式上抄袭模仿,是不会有出息的。这样的见解,在今天看来,仍然是 很有价值的。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