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清)刘开.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清)刘开   芸台先生执事[2]。不奉教命,忽逾四年,感恋之私,未间时日。先生政高两粤,威 播八蛮[3],勋业之彪炳,声闻之熏烁,海内之人,莫不诵之,何俟小子之言。所欲言 者,文章而巳。   本朝论文,多宗望溪,数十年来,未有异议。先生独不取其宗派,非故为立异也,亦 非有意薄望溪也,必有以信其未然而奋其独见也。夫天下有无不可达之区,即有必不能造 之境;有不可一世之人,即有独成一家之文。此一家者,非出于一人之心思才力为之,乃 合千古之心思才力变而出之者也。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 能开独造之域。此惟韩退之能知之,宋以下皆不讲也。五都之市[4],九达之衢[5],人所 共由者也;昆仑之高,渤海之深,人必不能至者也,而天地之大有之。锦绣之饰,文采之 辉,人所能致者也,云霞之章,日星之色,人必不能为者也,而天地之大有之。夫文亦若 是而已矣。无决堤破藩之识者,耒足穷高邃之旨;无摧锋陷阵之力者,未足收久远之功。 纵之非忘,操之非勤[6]。夫宇宙间自有古人不能尽为之文,患人求之不至耳。众人之效 法者,同然之嗜好也。同然之嗜好,尚非有志者之所安也。   夫先生之意,岂独无取于望溪已哉,即八家亦未必尽有当也。虽然,学八家者卑矣, 而王遵岩、唐荆川等皆各有小成[7],未见其为尽非也。学秦汉者优矣,而李北地、李沧 溟等竟未有一获[8],未见其为尽是也。其中得失之故,亦存乎其人,请得以毕陈之。   盖文章之变,至八家齐出而极盛;文章之道,至八家齐出而始衰。谓之盛者,由其体 之备于八家也,为之者各有心得,而后乃成为八家也;谓之衰者,由其美之尽于八家也, 学之者不克远溯而亦即限于八家也。夫专为八家者,必不能如八家。其失有三:韩退之约 六经之旨,兼众家之长,尚矣。柳子厚则深于《国语》,王介甫则原于经术,永叔则传神 于史迁,苏氏则取裁于《国策》,子固则衍派于匡、刘[9],皆得力于汉以上者也。今不 求其用力之所自,而但规仿其辞,遂可以为八家乎?此其失一也。汉人莫不能文,虽素不 习者,亦皆工妙,彼非有意为文也。忠爱之谊,悱恻之思,宏伟之识,奇肆之辨,诙谐之 辞,出之于自然,任其所至而无不咸宜,故气体高浑,难以迹窥。八家则未免有意矣。夫 寸寸而度之,至丈必差。效之过甚,拘于绳尺而不得其天然。此其失二也。自屈原、宋玉 工于言辞,庄辛之说楚王[10],李斯之谏逐客,皆祖其瑰丽。及相如、子云为之,则玉色 而金声;枚乘、邹阳为之[11],则情深而文明。由汉以来,莫之或废。韩退之取相如之奇 丽,法子云之闳肆,故能推陈出新,征引波澜,铿锵锽石[12],以穷极声色。柳子厚亦知 此意,善于造练,增益辞采,而但不能割爱。宋贤则洗涤尽矣。夫退之起八代之衰,非尽 扫八代而去之也,但取其精而汰其粗,化其腐而出其奇,其实八代之美,退之未尝不备有 也。宋诸家叠出,乃举而空之,子赡又扫之太过,于是文体薄弱,无复沉浸醲郁之致,瑰 奇壮伟之观。所以不能追古者,未始不由乎此。夫体不备不可以为成人,辞不足不可以为 成文。宋贤于此不察,而祖述之者,并西汉瑰丽之文而皆不敢学。此其失三也。   且彼嘉谟谠议[13],著于朝廷,立身大节,炳乎天壤,故发为文辞,沛乎若江河之 流。今学之者,无其抱负志节,而徒津津焉索之于字句,亦末矣。此专为八家者,所以必 不能及之也。然而而志于为文者,其功必自八家始。何以言之?文莫盛于西汉,而汉人所 谓文者,但有奏对封事,皆告君之体耳。书序虽亦有之,不克多见[14]。至昌黎始工为赠 送碑志之文,柳州始创为山水杂记之体,庐陵始专精于序事,眉山始穷力于策论。序经以 临川为优,记学以南丰称首。故文之义法,至《史》、《汉》而已备;文之体制,至八家 而乃全。彼固予人以有定之程式也。学者必失从事于此,而后有成法之可循。否则虽锐意 欲学秦汉,亦茫无津涯。然既得门径,而犹囿于八家,则所见不高,所挟不宏,斯为明代 之作者而已。故善学文者,其始必用力于八家,而后得所从入;其中又进之以《史》、 《汉》,而后克以有成。此在会心者自择之耳。然苟有非常绝特之才,欲争美于古人,则 《史》、《汉》犹未足以尽之也。夫《诗》、《书》,退之既取法之矣。退之以六经为 文,亦徒出入于《诗》、《书》,他经则未能也。夫孔子作《系辞》,孟子作七篇[15], 曾子阐其传以述《大学》[16],子思困于宋而述《中庸》[17],七十子之徒,各推明先王 之道以为《礼记》。岂独义理之明备云尔哉?其言固古今之至文也。世之其好学者,必实 有得于此,而后能明道以修辞。于是乎从容于《孝经》以发其端[18],讽诵于典谟训诰以 庄其体[19],涵泳于国风以深其情,反复于变雅、《离骚》以致其怨[20]。如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