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维城传(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1],余游富阳[2],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3],未及属稿[4],而挥侯奉调,
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 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
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5],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6]。丰
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
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7]。女,李氏也。
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8],必时时至母
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不觉其烦。李氏女又能顺之。母脱有不当意[9],或端
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10],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11]
;视母颜色怡[12],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瓶寐,必呼“阿
母”,将寤又如之[13],殆不自觉也[14]。
丰年四十二,时未有子,病几死。过吴山[15],有相者睨之良久[16],引其手指之
曰:“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17],当有子。富寿康宁,自今始矣。”丰贾致富, 有
子三人、孙六人。子沅、濂,孙恺、恒皆补学官弟子[18]。丰年八十四卒,如相者言。丰
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19]。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
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
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20],不使知也。焦翁
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
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21]。二人者,今以问富
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22]。”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23]!
注释:
[1]嘉庆元年:1796年。[2]富阳:浙江县名。[3]恽侯:知县旧称邑侯,这里尊称姓
恽的知县。即恽敬。[4]属(zhǔ)缀辑,撰著。[5]跅(tuò)弛:放纵不羁。[6]寻:不
久。[7]字:原意是取表字。女子许嫁时才取表字,因称许嫁为“字”。[8]剧:繁难、繁
重。[9]脱:倘或,或许。[10]皇皇:同“惶惶”,心不安貌。[11]悲慕:悲伤和依恋。
[12]怡:安适,愉快。[13]寤:睡醒。[14]殆:大概,恐怕。[15]吴山:俗名城隍山,又
名胥山,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东南。[16]相者:相面的人,即根据人的面貌、骨骼、手纹等
给人推测命运的人。睨:斜视。[17]隐晦:不被人知道的品德、善行。[18]学官弟子:即
生员,县学的学生。[19]长者:有德行的人,多指性情谨厚的人。[20]嘿:同“默”。
[21]罄(qìng):完、尽。[22]妇翁:岳父。[23]士:此处指士君子,有道德和志节的
人。
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嘉庆进士,官翰林院编
修,是清代经学家、文学家。经学专治《周易》、《礼》。散文简洁,与恽敬同为“阳湖
派”代表人物。词为“常州词派”创始人。有《茗柯文编》等著作。
这是为里巷平民作传的文字。以记周维城的孝行隐德为主,附录了另外二位不知名的
平民,补述了一笔周维成的岳父,因事迹性质相同而附录,这是史料传记的一般写法,作
者的用意却在于感叹“市巷中固不乏士”,赞美纯厚的民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