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发展中博物馆建筑及城市建设及谐
探析发展中博物馆建筑及城市建设及谐摘 要:在日新月异的文化建设中,博物馆建设一直是其中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科学发展,促使博物馆建筑领域随着博物馆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断创新和提高。本文通过介绍博物馆建筑组群的一个成功范例来探讨当今博物馆建设事业发展中的博物馆建筑领域。
关键词:博物馆建筑;武昌首义园;城市建设;和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博物馆建筑是城市公共建筑的类型之一,既有公共建筑的共性又有本身的风格特征。过去在博物馆建筑设计方面,建筑师对博物馆的建筑大多仅从建筑学方面来进行设计和建筑,忽视了结合博物馆学方面的因素,没有设计出符合博物馆及其周边整体建筑组群的要求,具有个性风格特征的博物馆建筑。随着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博物馆建筑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水平也不断进步,向着科学性、综合性方向发展,将博物馆建筑科学的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界建筑规划长处的实践中发展,形成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博物馆建筑组群,以其独特的格调和风貌,整合博物馆自身的资源,使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蕴含蓬勃的生命力。人民群众乐于在这样的乐园里参观和在这里从事各种活动,从而“以人为本”,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当前乃至今后博物馆建筑组群进行科学规划的趋势。
武汉市武昌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武昌是中国辛亥革命发生、发展和历史遗存最为集中的区域。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留下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起义门、工程营旧址等诸多历史遗迹。
武汉市政府于2005年始启动了武昌首义文化园的规划和建设。武昌首义文化园位于武昌旧城内,背靠蛇山,面朝紫阳湖;包括蛇山以南、湖北剧场以东、彭刘杨路以北和武昌路两侧的区域,核心区总面积107公顷。首义文化园以武昌起义为主题,总体布局为南北首义景观轴和东西文化景观轴,两条轴的交汇处为十八星旗大花坛。南北首义景观轴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孙中山铜像、十八星旗大花坛、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纪念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东西文化景观轴为首义纪念林、十八星旗大花坛、湖北剧院、彭刘杨烈士塑像。园内的园林景观采用欧式园林的典型手法,运用了模纹花坛、刺绣花坛等多种铸件工艺;列队树阵、突出对称性轴线等创新设计思路。南轴线景观绿化11.41公顷,总种植量达上万株,加之辅以树林、鲜花和草皮,使首义文化园成为武汉中心城区的主要“绿肺”之一。首义文化园是武汉市首个欧式街头园林,其整合首义文化资源,使武昌首义的文化主题更加鲜明突出,园区环境更加美丽宜人。
首义文化园里最显著的红色楼房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该馆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原为湖北咨议局旧址。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在此组建成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1981年,依托旧址建成专题纪念性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纪念馆占地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纪念馆整个建筑采用红墙红瓦,颇为醒目,武汉人称之为“红楼”。纪念馆由主楼、东西配楼、议员公所、前花园、后花园、院落等组成,采用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大厦和会堂的建筑形式,是一处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庭院式建筑群。现有基本陈列《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复原有鄂军都督府的各个机构和会议场所、黎都督起居室、侍卫官室等房间,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的历史风貌。
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门前矗立着孙中山铜像。铜像建于1931年,由当时上海著名雕塑家江小鹣设计。2008年,湖北省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铜像通高约6米,其中孙中山像高约2.4米;像座占地约20平方米,由花岗岩砌成。铜像身着中国传统服装长袍马褂,左手持杖,右手拿着礼帽自然下垂。铜像庄严肃穆,静静的注视着前方,仿佛在思索着革命的未来。八十多年来,铜像一直矗立于此,成为几代人生活中熟悉的部分,也成为武汉市一座特殊的地标。来往观众、游客、学子无不在此驻足瞻仰。
与孙中山铜像隔花坛相望的是黄兴拜将台纪念碑。1911年11月3日,鄂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效仿汉高祖刘邦拜韩信为将的仪式,用木板搭建拜将台,举行拜将仪式,任黄兴为战时总司令,故此地有“拜将台”之称。1948年,辛亥首义同志会在此修建拜将台纪念碑。1955年,武昌区人民政府将其改建为现在的绛红色水磨石纪念碑。纪念碑如宝剑刺穹、高高耸立,碑正面刻有“拜将台”三个大字,其下方为“辛亥首义鄂军都督黎任黄兴为总司令在此授印”的小字。黄兴拜将台纪念碑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测量技术(第5版)全套PPT课件.pptx
- QGDW 1152.2-2014- 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 第2部分:直流系统.pdf VIP
- 中小学学三年发展规划(2025-2028).docx VIP
- J-T-G- 5120-202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20CJ95-1:装配式保温楼地面建筑构造——FD干式地暖系统.pdf VIP
- 3 电子银行_纵横商务汉语 中级阅读2.pptx VIP
- 阿那亚品牌手册.pdf VIP
- 二氧化碳气瓶瓶阀爆破片爆破浅析 .docx VIP
- 隧道二衬施工缝缺陷处理方案.docx VIP
- 2025年秋学期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