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下学期 2、匆匆 教学设计
匆匆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材简析 《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写作特点 从结构上《匆匆》篇幅短小,构思新巧,作者匠心独运地以发问句式为纽带联结全篇,一步紧似一步地展露内心的思绪。文章有三个层次,开头就透过自然现象不断追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如果有人偷了,“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如果是自己逃去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设问灵巧,一句一锤,扣人心弦,逼着你去思索人生严肃的问题。在第二层次里,又以来去日子“又怎样地匆匆”这一发问句别开生面,引出太阳这一具体形象。在最后一个层次里,作者又以“我能做些什么”这一反问句式,把情绪进一步挥发,以一连串发问句,追踪自己生命的痕迹,反省着“过去的日子”,最后又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呼应开端。 其次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第一自然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 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还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接着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思,“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我会读 燕子 杨柳 复返 挪移 旋转 凝然 确乎 遮挽 徘徊 薄雾 蒸融 痕迹 聪明 匆匆 赤裸裸 泪潸潸 茫茫然 头涔涔 伶伶俐俐 掩面叹息 词语解释: 游丝:蜘蛛所吐的丝,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确乎:的确。 涔涔:汗流不止的样子。 茫茫然:对事理全无所知。 遮挽:遮挡,挽留。 叹息: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 伶伶俐俐:聪明,灵活。 潸潸:流泪不止的样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个体自学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抓住课题“匆匆”,了解课文写了“时间匆匆,一去不返”的意思; 2、再读课文,弄清各自然段大意; 3、细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达效果,重点品读第2、3自然段中的句子。 5、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体会作者采用设问的句式,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 6、在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第3题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写几句话。可用“……的时候,日子……”的句式, 7、本文运用了排比、设问、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说出用这种修辞好在哪里吗? 句子解析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全文).pdf VIP
- 2025年四川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_特种作业证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评分表.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三位数乘两位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1).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生如夏花小清新模板(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客至》优质课一等奖课件28张.pptx
- 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pdf VIP
- 2025安全生产月主题宣讲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