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顶山区矿区塌陷地复垦治理探讨
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现状与分区
治理措施探讨
姬 婧12 刘富齐3 张登明2
(1.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 焦作 454159;
2.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开发系 河南 平顶山 467001;
3.平顶山市湛河区煤炭工业管理局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 要:根据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采煤塌陷地的状况及治理现状,依据区位原理对塌陷区的土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并对各区域塌陷地的土地复垦提出了进一步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采煤塌陷地;区域划分;复垦;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TD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1-0959(2006)07-0069-03
0 引言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面积也日益扩大,不仅给当地的地面建筑及耕地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原有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制约了当地经济与建设的发展。作为以整治被破坏土地为目的的土地复垦,其主要内容就是建立合理的治理措施,确定各类生产用地,维护生态资源的平衡。由于塌陷区内土地破坏类型多种多样,复垦方法也各不相同,要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充分发挥复垦区内各种资源优势,达到理想的复垦效果,就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采用合理的复垦方法,以实现塌陷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本文介绍了平顶山市卫东区、新华区采煤塌陷地的实际状况及治理现状,并对塌陷地的复垦治理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期望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1 平顶山市区采煤概况及采煤塌陷地现状
1.1 采煤概况
平顶山市是依托煤炭而兴起的一座综合性工业城市,平顶山煤田具有煤层多,煤层厚、煤质好、煤种齐全、分布稳定的特点。平顶山市区位于平顶山煤田腹部,辖区内分布着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矿井12座,年生产原煤3000万t,地方小煤矿72座,年生产原煤1000万t。从1955年建矿,到2004年已累计生产原煤近6亿t,本区的煤炭工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采煤塌陷地现状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建矿50多年来,本区在为国家提供了大量优质能源和原材料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导致了土地生态系统的恶化。椐调查,平顶山市区因煤炭的开采造成的塌陷区东西绵延约30km,南北宽约8km,采煤塌陷土地的地貌多呈碟形洼地或槽形洼地,塌陷深度从边缘向中心部逐渐加深,最深处一般为采出煤层厚度的60%~70%。目前,采煤塌陷土地总面积约67.877km2,其中稳定塌陷土地12km2,平均塌陷深度2~4m,积水面积约4.28km2,其中积水深度1~3m占积水面积的80%。共涉及平顶山市卫东区、新华区的3个乡镇41个行政村近万户农户,塌陷破坏耕地36.667km2,50%的耕地都会大幅度减产或绝产。塌陷还造成农村居民住房变形或倒塌,需搬迁21个村组近2000户村民。塌陷地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平顶山市卫东区、新华区采煤
塌陷地分布状况表 单位:km2
名 称 合 计 稳定塌陷地 不稳定
塌陷地 小计 常年积水 无积水 东高皇乡 29.324 5.334 3.032 2.302 23.990 焦店镇 32.065 6.301 1.249 5.051 25.765 滍阳镇 6.487 0.155 0 0.155 6.332 总计 67.876 11.790 4.281 7.508 56.087 2 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现状
1990年以来,在平顶山市市政府及平煤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每年投入500万以上的资金用于采煤塌陷地的治理整治工作。对塌陷区的复垦治理主要实施“一疏、二平、三改造”的治理措施。 “一疏”即挖沟开渠,建设主、支渠配套工程,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系统,疏排塌陷区内积水;“二平”即对已排除积水的塌陷地,采用平整和梯田平整的办法,复垦还耕, “三改造”即对疏排无法排除积水的塌陷坑,采取“就地取土建鱼塘、垫高土地造菜田”的方法进行改造,规划出常年积水区开挖鱼塘,将弃土垫低洼地进行造菜田,拉矸石围塘铺路和修垫简易公路,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养殖、种植的生态工程系统。同时,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鱼则鱼、宜建则建”的原则,建立了水域养殖型、林果种植型、基地建筑型、疏排水复耕型、景点娱乐型、三产用地型等六种土地利用类型,共开挖、疏排主干渠11条,长18km,支渠长19 km,开挖鱼塘63个,建桥与涵洞112座,解放土地约3.2km2。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 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分区域治理措施探讨
3.1 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区域划分
为了对塌陷区土地进行科学的复垦管理,在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