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强化家教工作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太和三中家教工作汇报教育是
强化家教工作,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太和三中家教工作汇报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合力攻坚才能有效推进。多年来,我校秉承“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开门办学,重视家校合作,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家校沟通,并积极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开展家教工作的背景
在教育优先发展的当下,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工作获得了良好的、显现的外在发展环境。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认识到教育健康发展又不那么一帆风顺,素质教育推进艰难,科学施教落实受阻,究其原因,方方面面(对基础教育本质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评价机制的陈旧,功利思想的影响,包括我们教育工作者自己对社会的误导等),但从根本上说是教育观出了问题。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考高分就是失败”的错误判断、唯考分论英雄的现状等都严重影响教育的健康发展,甚至迫使学校不得不把“培养”演变成“训练”,把“育人”简化为应对考试的“知识灌输”,以迎合所谓的“社会需求”。我们认为要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有效落实科学施教原则,让我们的教育回归本真,必须在观念更新上下功夫,尤其是让众多家长形成正确的育人观。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仿效。所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渴望儿女成才,天下父母同心,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转变家教观念、改进教育方法者,使自己的孩子迈出了成才的第一步;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抱残守缺、方法失当者,尽管为孩子的成长牵肠挂肚、操碎了心,结果却事与愿违,甚至出现了追悔莫及的偏差与失误。科学研究与大量事实证明:家庭教育观念能否更新,教育方法得当与否,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影响巨大。
学校作为历史文化的主要传承阵地,不仅承担着发展教育、传承文化的重任,更有教化社会的责任。
基于以上三方面认识,我们认为学校有责任担起引领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广大家长提升家庭教育实效的重任,以共同营造健康、快乐的育人环境,为孩子们未来发展提供强劲的源动力。
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我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也经历了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工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一、全员重视,形成氛围
多年来,通过宣传教育,加之家教工作效果的不断显现,我校广大教师都明确认识到延伸学校功能,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意义所在,形成了全员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成立组织,构建队伍
为保证家教工作有序开展,我们不仅成立了领导组织,还组建了有校长、科室主任、班主任、教师共同参与的宣讲队伍,目前已有两位同志成为市、县家教讲师团成员。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又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学校为每位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制订委员会活动章程,为密切家校沟通和联系架起了新的桥梁。
三、开设家长学校,使家校联系常态化
家长学校是我们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稳定的、常态化的一种组织形式,每次开课都成为广大家长普遍关注、积极参与,并产生良好效果的一种活动。近几年,每批新生入学后都由我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铁对新生家长进行一次全面授课,从学校办学理念的释义,育人思想的解说,到教育内涵、基础教育本质的揭示,科学实施家庭教育新法的传授,每次都给家长们以耳目一新的精神洗礼。每学期中间又有年级、班级组织的分散的授课。家长学校的开办已使我校的家教工作步入稳定、可控的轨道,因工作富有成效,我们的家长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安徽省家教名校”。
四、举办家教论坛,以求交流思想,碰撞新的思维火花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在发展,青少年心理特点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使每个家庭实施教育时适应社会发展、符合青少年新的心理需求,我校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不定期举办家教论坛,及时分析新情况,交流新思想,帮助家长在交流、碰撞中探索新的育人良策。
五、组织专题讲座,充分发挥专家在家教工作的引领作用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有效实施教育,要求教育者应该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为普遍提升广大家长在施教中的修为,学校定期邀请省内外教育名家来校讲学,为家长们服务。近几年,我校就先后邀请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吴瑞华教授、北京金鸿儒教育研究院心理专家王常春老师、合肥师范学院陈宏友教授、合肥师范学院陈庆华教授、合肥七中政教处主任顾晓慧、阜阳市阳光心理咨询室主任赵勤、北京市励志教育专家高云友、深圳道弘集团青少年教育专家孙健等。专家们的理论阐释、现象分析、互动对话给家长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精神的滋养。
六、策划开展“校园开放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