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6单元语文天地教案
单元 6劳动 教学内容 崂山道士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 2.?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3.?注意文中“乃”“其”“尔”等虚词,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意义及一 些词类的活用。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本文叙事采用明暗两条线索交织的方式,既使情节曲折离奇又喻教于事。
难点:?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教具
学具
资料
准备 课 件,让学生事先了解蒲松龄、《聊斋志异》。 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 一、预习要求
二、导入课文
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劳山道士》。
三、简介作者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年轻时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举屡试不第,71岁才成贡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乡当塾师,家境贫困,能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倾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又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
四、检查预习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词类活用: 请师之月光辉室诸门人环听奔走 “乃”字的用法: 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 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乃以著掷月中 “而”的用法: 蓦然而踣不过早樵而暮归
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则故事的呢?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明。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400~500字的议论文。? 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尽量读通读懂课文,并能讲述此故事。
请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朗读课文,试翻译
请用几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作业布置 1.复述故事。2.阅读《聊斋志异》。 板书设计 崂山道士/学道????????? 吃不了苦????????????????? 下功夫
王七??????????????????????????????????????????????????? 肯吃苦→成功 ???? \学法术?????? 投机取巧、一事无成?????????? 有毅力 教学
反思
单元 6劳动 教学内容 语文天地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2.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
难点: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 资料
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提前与家长交流,并观察周围的劳动者。 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教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 一、预习要求 利用工具书,尽量读通读懂课文,并能讲述此故事。 二、导入课文 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崂山道士》。 三、简介作者和作品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年轻时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举屡试不第,71岁才成贡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乡当塾师,家境贫困,能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倾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又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 《聊斋志异》主要运用唐宋传奇小说的文言体,以丰富的想像,并借鉴当时流传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过谈狐论鬼的表现形式,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创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多有暴露,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一些因果报应的说法和迷信的色彩。 四、初读课文,理解课文。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文章。 1.检查预习 请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2.?朗读课文,试翻译。注意关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4学年初三上期中监测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 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精校版).doc
- 北京市昌平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语文试题.doc
- 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精校版).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4月期中练习语文试题试卷.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4月期中练习语文试题.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WORD精校版).doc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文数.docx
- 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WORD精校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