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期末材料
9、材料一: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1)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谁发动的?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评价该历史人物。 (2)西安事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内部意见不一,主要分为几派?文中“亲日派”持什么态度?目的是什么? 中日民族矛盾加深;张学良、杨虎城; 是“伟大的爱国者 , 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亲英美派、亲日派; 亲日派主张讨伐张、杨; 目的是发动内战,置蒋介石于死地。 (3)上述材料说明中共持什么态度?目的是什么?具体是怎么做的?结局如何?有什么影响 ? 态度: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做法 :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结局:①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影响: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材料二:命令前先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29军司令部命令 10、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与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请回答: ①从材料二我们看到是 什么情景和精神? 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情景;体现了中国官兵为保卫国土视死如归的精神。 ③这场战争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②比较材料一、材料二,说说为什么国民政府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不久,国共两党之间形成什么关系? 材料一不抵抗是因为国民党正集中精力围剿红军; 材料二是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开始抵抗。 关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重的政治任务。” ——八路军总部的战役预备命令 材料二: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人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1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在接到总部命令后,八路军“在华北战场上开展”的“较大胜利的战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在这次战役中的主要目标。 (3)这次战役发生于哪一年?它的开展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到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并吞并埃及,切断一切地中海上的交通线。” 3500 万人 5620亿美元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巨大牺牲)。 材料三: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有2100万同胞牺牲,占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死亡人数的42%。 会议名称 时 间 地点 意 义 1921、7 遵义 延安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1935年 1945年 上海 14、阅读材料:“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请回答:(1)上述歌谣涉及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 (2)“百团大战显神功”中的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3)“中共七大道路通”你能说出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吗? (4)“八年抗战成正果”指的是什么战争?这八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哪一年? (5)“血肉筑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 ◆(2013·山东泰安)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