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一生理小种的鉴定-东北农业大学教务处.DOC

试验一生理小种的鉴定-东北农业大学教务处.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一生理小种的鉴定-东北农业大学教务处

植物病理学大实验指导 李永刚 主编 东北农业大学 植物病理学大实验指导 课程名称:植物病理学大实验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 实验学时:56学时 主编姓名:李永刚 序言 植物病理学大实验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学完植物病理学主干课程后的一门加强课。主要进行深入的学习植物病病害相关的病害诊断、病原菌的分离和培养、菌种的纯化和保存、病原接种、植病细菌及病毒研究技术等。它是一门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植病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须知 1.实验前必须阅读实验指导,以便在实验时了解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要科学安排时间,独立进行实验。分组实验时,组内成员应积极、主动、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不要无事可做,更不应照抄别人的实验结果。2.实验中应将溅到实验台上的染剂、酒精等及时用水擦清,固体废弃物如滤纸、火柴头、弃除的培养基及植物材料等不得倒人水池中,应用纸包好放在走廊。3.切实注意水、电、药剂(易燃、易爆或有毒药剂等)使用安全,禁止用酒精灯互相接火。应在教师指导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完毕应关水,断电,并由值日生进行检查。4.对需要连续观察或操作的实验必须按教师要求准时参加,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出实验报告。不允许实验中途擅自离开。针对实验中问题应主动思考,问教师前应先试行自己解答。并针对实验中问题及思考题进行简要分析、回答。实验记录应详细和有条理,以保证实验在同样条件下的可重复性。实验记录1)实验的题目、日期2)实验的目的、步骤。3)实验的结果:用文字或列成表格或绘成曲线予以说明。4)实验的结论:简要总结实验结论,如可能可与相关文献上的结果加以比较、分析。5.田间调查或实验时应穿胶鞋,不应横跨作物,采集材料时应事先与作物管理人说明情况。在温室、网室或其它实验场所不要摸、碰他人实验材料及作物。 ……………………………………1 实验二 植物病原真菌的单孢的分离…………………………2 实验三 真菌病原物接种……………………………………………3 实验四 植物病原真菌死活检测……………………………………5 实验五 杀菌剂药效测定…………………………………………6 实验六 真菌孢子及细菌的计数…………………………………9 实验七 显微计测……………………………………………………10 实验八 冰冻切片及半永久制片……………………………… 12 实验九 植物病原细菌分离与培养……………………………14 实验十 植物病原细菌染色……………………………………15 实验十一 植物病原细菌的接种………………………………18 实验十二 病毒内含体观察………………………………………21 实验十三 血清鉴定病毒—琼脂双扩散、ELASH检测……22 实验十四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25 实验十五 放线菌的分离与培养………………………………27 实验一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 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5 2.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如何配制各种病原真菌的培养基质,使我们能够正确、快速地分离病原菌。优良培养基应具备以下条件:(1)含有满足病原物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浓度的比例要合理。(2)适当的PH值和缓冲能力。(3)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 3.实验原理: 无论真菌还是细菌生长都需要一定的营养,人工提供这些营养成分,把这些营养成分制成培养基,让其在无菌的环境条件下更好的生长。 4.实验仪器设备: 铝锅、电炉子、铁架台、漏斗、三角瓶、试管 5.材料消耗费: 50元 6.实验内容步骤: 土壤浸渍液培养基: (1)成分选择:土壤浸液、琼脂、水 (2)称量:土壤浸液100ml、琼脂15g、水 900ml (3)土壤浸汁的配制:土壤1kg加水1000ml,高压蒸汽(121℃)蒸30min。加滑石粉后用双层滤纸过滤。 (4)调配:土壤浸汁、琼脂、水称量好放入烧杯内,加水少于1000ml加热至熔化 (5)调pH:用Ph计测定培养基的pH值,并用NaOH调至6.8~7.0 (6)过滤澄清:用沙布过滤,将滤液加入铝锅内,补充水1000ml加入琼脂。 (7)分装:用三角架、漏斗将溶化好的培养基置入三角瓶及试管内,塞好棉塞。 (8)灭菌:放入湿热灭菌锅内,灭菌30分钟,之后试管要斜放。 7.注意事项: 注意培养基成分的选择,不同病原菌选择不同的培养基。 称量时注意最终的体积,加入所有物质为1L。 分装时千万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否则在灭菌时可能会喷出容器。 8.实验结果: 各组根据实验要求配制出细菌的培养基。 9.实验报告要求: (1)按小组进行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