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平衡.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动与平衡

73 政大體育研究 第 21 期 頁 73-89 (2012 年 10 月) 摘 要 良好的平衡能力是運動員的必備條件之一 ,平衡能力又可分為動態平衡及 靜態平衡,而專項運動員依其項目特性,所需要的動、靜態平衡比例也有所差 異,如柔道或體操等即具備較佳的動態平衡能力,而射箭或空手道等有較佳之 靜態平衡能力。若從運動姿勢來看平衡能 力又可分為站姿平衡與坐姿平衡,綜 合本文所蒐集的研究發現 運動訓練確實 有助於提升運動員站姿或坐姿的平衡 能力,但也了解到從事平衡測驗時,受試者運動專項與測驗方式應有所關聯甚 至結合,才能精確有效的反應出運動專項與平衡能力之關係。 關鍵詞:靜態平衡、動態平衡、運動訓練 1 吳唯平,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2 王令儀,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tennis01@mail.ndhu.edu.tw 運動與平衡 75 壹、前 言 一名優秀的運動員想要在現今競爭激烈的運動世界中脫穎而出,優秀的身 體適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優秀的身體適能包括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 柔軟度、速度、反應力、瞬發力、敏捷性 、平衡能力等。一般人在學習運動初 期,常因為技術不熟練或動作不穩定而造成失敗,在某些運動項目中平衡尤其 重要,例如:輕艇運動在坐上船的動作時,初學者會因為抓不到平衡點而翻船; 體操運動中的地板、跳馬等各單項,除了整套動作難度及協調性外,在比賽時 能表現出良好的平衡穩定更是得分關鍵(江勁政、江勁彥、相子元,2004 )。因 此,在進行這些運動時平衡能力較佳者應具有較佳的成功利益。而在運動生物 力學相關的研究中常見研究者藉由科學方法的量測來探討運動員平衡能力之特 性。關於平衡能力的相關檢測專家們發展出多種不同的測驗方法,以便研究者 可針對不同運動員特質提供意見,提升學習效率及降低運動傷害風險。故本文 將彙整過去有關運動與平衡能力之研究,期可了解其間之關聯與特性,以成為 專業教練及運動科學研究人員之參考。 貳、平衡控制的生物力學機轉 平衡 (balance) 與穩定 (stability) 是兩種常見的相似名詞,但其意義並不相 同,平衡是指一連串的動作在不受外力或是外力總合為零時,一系統能保持其 運動狀態不變;而穩定則是指維持同一個姿勢的能力,或者可以稱為阻止破壞 平衡的能力,當我們處於一個固定環境時 ,或特定姿勢、動作時,所展現平衡 的維持能力(林寶城等,2008 ;Hall, 2007 )。換言之,穩定是指維持平衡的機 能。而平衡能力是指調節身體空間定位或反應身體動作,以維持身體的空間穩 定能力(王順正,1997)。 76 運動與平衡 就力學的觀點而言,我們可應用下列幾種方法增加身體的穩定度:1.增加身 體的質量:欲推動大小相同、重心高度相 同但質量不同的物體時,質量較大的 物體,必須花費比較大的力量才能推動,因此,物體的質量愈大,其穩定度就 越大;2.增加轉動慣量:轉動慣量較大之物體較不易產生轉動之角運動現象;3. 降低垂直的重心 (center or gravity, COG) 高度:重心高的物體會比較容易被推 倒;4.增加支撐基底 (base of support, BOS) 區域:支撐基底是指支撐面所接觸 到的部分之邊緣連線所構成的區塊,若雙足支撐基底區域較窄,站立時會比較 不穩定,當雙足支撐基底區域較寬,站立時會比較穩定;5.增加身體與接觸面的 摩擦力:增加身體與接觸面的摩擦力,可增加身體穩定度;6.改變重心水平位置: 當一外力作用,雙足支撐基底區域相同時 ,人體重心位置在中間會比重心位置 偏向外力方向的較不穩定,例 :雙腳站立時一般來說重心會在兩腳中間,遇外力 時重心在中間反而不穩,因此移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