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七课发酵生产染菌及其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课发酵生产染菌及其防治

第七章 发酵生产染菌及其防治 第一节 染菌对发酵的影响 第二节 发酵异常现象及原因 分析 第三节 杂菌污染的途径和防 治 所谓发酵染菌是指在发酵过程中,生产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侵入了发酵系统,从而使发酵过程失去真正意义上的纯种培养这一现象。 据报道,国外抗生素发酵染菌率为2%~5%,国内的青霉素发酵染菌率2%,链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发酵染菌率5%,谷氨酸发酵噬菌体感染率1%~2%。 染菌对发酵生产率、提取率、得率、产品质量和三废治理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节 染菌对发酵的影响 一、染菌对不同发酵过程的影响 由于各种发酵过程所用的微生物菌种、培养基以及发酵的条件、产物的性质不同,染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如: 青霉素的发酵过程 核苷或核苷酸的发酵过程 柠檬酸等有机酸的发酵过程 谷氨酸的发酵过程 二、染菌发生的不同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不同的染菌时期对发酵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有区别的。 ⑴ 种子培养期染菌 ⑵ 发酵前期染菌 ⑶ 发酵中期染菌 ⑷ 发酵后期染菌 三、染菌程度对发酵的影响 染菌程度愈严重,即进入发酵罐内的杂菌数量愈多,对发酵的危害也就愈大。 当生产菌在发酵过程已有大量的繁殖,并已在发酵液中占优势,污染极少量的杂菌,对发酵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 第二节 发酵异常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种子培养和发酵的异常现象 发酵过程中的种子培养和发酵的异常现象是指发酵过程中的某些物理参数、化学参数或生物参数发生与原有规律不同的改变,这些改变必然影响发酵水平,使生产蒙受损失。 对此,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解决。 ⒈ 种子培养异常 ⑴ 菌体生长缓慢 ⑵ 菌丝结团 ⑶ 代谢不正常 ⒉ 发酵异常 ⑴ 菌体生长差 ⑵ pH值过高或过低 ⑶ 溶氧水平异常 ⑷ 泡沫过多 ⑸ 菌体浓度过高或过低 二、染菌的检查和判断 发酵过程是否染菌应以无菌试验的结果为依据进行判断。 ⒈ 显微镜检查法(镜检法) ⒉ 肉汤培养法 ⒊ 平板划线培养或斜面培养检查法 三、发酵染菌原因分析 造成发酵染菌的原因有很多,且常因工厂不同而有所不同,但设备渗漏、空气净化达不到要求、种子带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和技术管理不善等是造成各厂污染杂菌的普遍原因。 ㈠ 染菌的杂菌种类分析 四环素的发酵过程最怕污染双球菌、芽孢杆菌和夹膜杆菌;柠檬酸的发酵最怕青霉菌的污染;谷氨酸发酵最怕噬菌体污染 ㈡ 发酵染菌的规模分析 ① 大批量发酵罐染菌 ② 部分发酵罐染菌 ③ 个别发酵罐连续染菌 ㈢ 不同污染时间分析 ① 染菌发生在种子培养阶段,或称种子培养基染菌 ② 在发酵过程的初始阶段发生染菌,或称发酵前期染菌 ③ 发酵后期染菌 第三节 杂菌污染的途径和防治 一、种子带菌及其防治 种子带菌的原因 生产上的一些措施: ① 严格控制无菌室的污染,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和特点,建立相应的无菌室,交替使用各种灭菌手段对无菌室进行处理 ② 在制备种子时对沙土管、斜面、三角瓶及摇瓶均严格进行管理,防止杂菌的进入而受到污染 ③ 对每一级种子的培养物均应进行严格的无菌检查,确保任何一级种子均未受杂菌感染后才能使用 ④ 对菌种培养基或器具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保证在利用灭菌锅进行灭菌前,先完全排除锅内的空气,以免造成假压,使灭菌的温度达不到预定值,造成灭菌不彻底而使种子染菌 二、空气带菌及其防治 要杜绝无菌空气带菌,就必须从空气的净化工艺和设备的设计、过滤介质的选用和装填、过滤介质的灭菌和管理等方面完善空气净化系统 三、操作失误导致染菌及其防治 淀粉质原料容易结块 “夹生” 搅拌混合或加入一定量的α-淀粉酶或罐外预先配料混均 灭菌时压力表显示“假压” 打开排气阀门及有关联接管的边阀、压力表接管边阀等排汽 培养基灭菌中产生泡沫 添加消泡剂 工人操作不当 加强技术培训和责任心教育 四、设备渗漏或“死角”造成的染菌及其防治 设备渗漏主要是指发酵罐、补糖罐、冷却盘管、管道阀门等,由于化学腐蚀(发酵代谢所产生的有机酸等发生腐蚀作用)、电化学腐蚀(如氧溶解于水,使金属不断失去电子,加快腐蚀作用)、磨蚀(如金属与原料中的泥沙之间磨损)、加工制作不良等原因形成微小漏孔后发生渗漏染菌。 生产上常把不能彻底灭菌的部位称为“死角” 发酵罐罐底脓疱状积垢 法兰的“死角” a—垫圈内径过小;b—垫圈内径过大;c—法兰不平造成的泄漏与“死角” 灭菌时蒸汽不易通达的“死角”及其消除方法 压力表安装不合理形成“死角” 1,6—发酵罐;2—缓冲管;3,4—压力表;5—旋塞 五、噬菌体污染及其防治 利用细菌或放线菌进行的发酵生产容易受噬菌体的污染,由于噬菌体的感染力非常强,传播蔓延迅速,且较难防治,对发酵生产有很大威胁。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侵染菌体后由于具有溶源性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