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课淀粉生产技术
第五章 淀粉生产技术
本章重点和学习目标
玉米、薯类等淀粉的工业提取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淀粉生产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变性淀粉制备的工艺原理、工艺方法和操作要点。
淀粉是食品的重要组分之一,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淀粉又是许多工业生产的原、辅料,其可利用的主要性状包括颗粒性质;糊或浆液性质;成膜性质等。由于天然淀粉并不完全具备各工业行业应用的有效性能,因此,根据不同种类淀粉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应用要求,采用相应的技术可使其改性,得到各种变性淀粉,从而改善了应用效果,扩大了应用范围。淀粉和变性淀粉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医药、化工、建材、石油钻探、铸造以及农业等许多行业。
淀粉经水解作用可制得若干种类的淀粉糖产品,如糊精、麦芽糖、淀粉糖浆、葡萄糖、功能性低聚糖。葡萄糖经异构化还可以生产高果糖浆。淀粉经水解、发酵作用可转化成酒精、有机酸、氨基酸、核酸、抗生素、甘油、酶、山梨醇等若干种类的转化产品。
淀粉的原料及理化性质
淀粉分类
按来源分
禾谷类淀粉: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燕麦、荞麦、高粱等的淀粉存在于胚 乳、糊粉层、胚(玉米 25%含量)中。
薯类淀粉:甘薯、木薯、葛根的淀粉存在于块根中;马铃薯、山药的淀粉存在 于块茎中。
豆类淀粉;蚕豆、绿豆、豌豆、赤豆等的淀粉存在于子叶中。
其他淀粉:香蕉、白果等存在于果实中;菠萝等存在于基髓中。
按化学成分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一般地讲,直链淀粉具有优良的成膜性和膜强度,支链淀粉具有较好的粘结性。大多数植物所含的天然淀粉都是由直链和支链两种淀粉以一定的比例组成的。也有一些糯性品种,其淀粉全部是由支链淀粉所组成,如糯玉米、糯稻等。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区别
项 目 直 链 淀 粉 支 链 淀 粉 分子大小 200-980个葡萄糖残基 600-6000个葡萄糖残基 形 态 螺 旋 形 高 粱 穗 接 点 α-1.4苷键 α-1.4苷键、α-1.6苷键 呈 色 遇碘呈蓝色 遇碘呈紫红色 老 化 易发生 不易发生
二、 淀粉原料
生产淀粉原料的条件
淀粉含量高、产量大、副产品利用率高
原料加工、贮藏、销售容易
价格便宜
不与人争口粮
原料含淀粉量
甘薯 19-29.5% 玉米 50-66.5%
甘薯干 68.08% 高粱 58.11%
马铃薯 15-29.7% 豆类 54.60%
马铃薯干 63.48% 小麦 58-76%
木薯 20-31.5% 粳米 77.64%
含淀粉的作物种类很多,根据原料的来源、性质、用途及经济可行性,用于工业提取淀粉的原料主要是玉米,其次还有马铃薯、木薯、甘薯等。
三、淀粉的理化性质
(一)淀粉的组织结构
1、淀粉粒的形态
形状:球形(小麦、玉米)、卵形(马铃薯、木薯)、多边形(大米、燕麦)
大小:2-120um
密度:10-20%含水量的淀粉密度为1.5g/cm3
2、淀粉粒的结构
环层结构
环纹、轮纹
核:同心环纹、偏心环纹
单粒、复粒、半复粒
晶体结构
双折射性和偏光十字
晶型(以x射线衍射):A型(禾谷类)、 B型(薯类、豆类)、 C型(薯类、豆类)
(二)淀粉主要性质
1、糊化(α-淀粉)
含义:将淀粉乳加热,淀粉颗粒可逆性吸水膨胀,加热至某一温度时, 颗粒突然膨胀,晶体结构消失,逐步变成粘稠的糊状物质,这 种现象称为淀粉糊化。
温度:发生糊化所需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55-78℃)
本质:水分子进入淀粉粒中,结晶相和无定形相的淀粉分子之间的氢 键断裂,破坏了淀粉分子间的缔合状态,分散在水中成为亲水 性的胶体溶液。
影响糊化温度的因素
颗粒大小:小颗粒,结构紧密,糊化温度↗。
直链含量:含量多,分子结合力强,糊化温度↗。
电解质:电解质可破坏分子间氢键,糊化温度↘。
非质子有机溶剂:如二甲基亚矾、脲等,促进糊化,糊化温度↘。
物理因素:强烈研磨、挤压、蒸煮、射线等,促进糊化,糊化温
度↘。
化学因素:酯化、醚化,糊化温度↗。
糖、盐:破坏水化膜,降低水分活度,糊化温度↗。
脂类:淀粉与硬脂酸合成的复合物,糊化温度↗。
亲水胶体:明胶、干酪素、CMC、等与淀粉争水,糊化温度↗。
酸解和交联:增加分子间形成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课自我意识概述.doc
- 第一课蛤仔的生物学.ppt
- 第一课计算机网络概述.ppt
- 第一课药物学概述第二课渔药的种类选择和使用第三课常.ppt
- 第一课绪论一有机化学的诞生和简要发展史有机化学是研究.ppt
- 第一课计算机网络基础.ppt
- 第一课贝类的形态构造.ppt
- 第一课认识生物.doc
- 第一课通用合同条款.doc
- 第一课重金属与其他微量元素.ppt
- 推送制作技能培训.pptx
- 2025年马术教练资格认证考试案例分析试卷.docx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易错陷阱案例分析及模拟试题.docx
- 2010-2023历年安徽广德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docx
- 2025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模拟题:初中语文教师面试必备知识点.docx
-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专项提优 9. 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及圆环面积.ppt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学生心理辅导案例题库实战与解析试卷.docx
- 2010-2023历年安徽怀宁高河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带解析).docx
- 推进管理模式创新.pptx
- 2010-2023历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