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个演讲线与白色素描
第二讲 勾线与白描
1、白描
在图画纸上起好稿子以后,我们用熟宣纸过稿。过稿子用铅笔(2B)轻描,然后用毛笔勾线,最后用橡皮擦去铅笔线。完成的画稿就是白描稿。
白描: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主要多用于画人物或双勾花鸟画。工笔画都是以白描为先,这种方法实与书法的双勾响榻有关。唐代吴道子、宋代的李公麟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 HYPERLINK /forum/20/topic/%20style= 艺术 形式。
用墨线钩描物象,不施色彩者,谓之白描。
如唐代吴道子、北宋李公麟,元代赵孟頫,所作人物,扫却粉黛,淡毫轻墨,遒劲圆转,超然绝俗,推为白描高手。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宋元间画家并有采用白描手法来描绘花鸟,如北宋仲仁,南宋扬无咎、元代赵孟坚、张守正等。
2、传统的 毛笔执笔方法
很多初学者根本没用过毛笔,在这里我先说一下传统的 毛笔执笔方法
执笔方式,以「双钩法为最普遍」。
推-拇指由笔管内侧向外推。
压-食指由笔管外侧向内压。
钩-中指由笔管外侧向里钩。
挡-无名指指甲由笔管内侧向外挡。
托-小指抵着无名指,而衬托之。
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
外实如莲花半开,内虚可容蛋。
笔管以正直为原则。
严格来说,应是锋正,而非管正。
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宜。
如果你感觉传统的 执笔方式 太困难,你也可以象拿圆珠笔那样拿。但是我们工笔花鸟画的勾线用笔基本都是中锋,象拿圆珠笔那样拿笔,画中锋线条更吃力。
3、 勾勒花卉 用笔要点
要点一、 死笔挫腕运肘运肩
勾勒花卉,宜用细而尖硬的红毛笔或紫毫描笔,用中锋画出的线才圆而有力,粗细自如;倘若笔杆歪斜就会出现侧锋,粗细不能自由控制,画出线条也扁而不圆。拿笔要指实掌虚,拿住笔不可转动,叫“死笔”,用中锋一定要“挫腕”, 就是腕子扬起来 笔才能垂直于纸面。勾线时要端坐,平心静气,把纸铺平压牢;运笔时不可运指,要用手腕扶纸面,短线运肘,长线运肩,即以肘或肩为圆心,以臂为半径,可以画得所想画的长短线条,这一方法叫做“死笔挫腕运肘运肩”。 以上是俞致贞前辈的用笔口诀。
有些画家教初学者上来就要求,用笔要悬腕,出笔能八个方向。我学书法,尤其是写小楷8年,也做不到悬腕所画线条全部平直光滑。我认为腕子虚贴纸面就可以了,实在不行也可以用左手架在右手下面。短线条用左手架在右手下面画,长线条腕子虚贴纸面以肘为圆心摆动前臂,能够左右方向画30厘米以内的线条比较平直流畅就可以了。上下的线条以肩为中心,拉动整个胳膊运笔,中间 死笔挫腕 一定不能忘。
要点二、注意呼吸
在画线条的时候,尤其是长线条,呼吸很重要。这也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忽略的,勾一条长线
的过程中要屏住呼吸,否则线条就会断“气”,我们可以自己体会一下。
要点三、动纸动人,顺锋走笔。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我们基本上能画出比较平直的线条。我们出笔不能八个方向自由画怎么办,这时候我们就要小画动纸、大画动人。1米以内的调整纸的方向,四尺、六尺的大画就人围着桌子绕。把要画的线条调整到我们最舒服的方向,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向画出来。
有些人,尤其是大画家可能认为我是误人子弟。对于我们绝大部分画工笔的朋友来说,我们并不是要成为画家,只是爱好而已。只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用比较短的时间,比较简单的办法,画出来自己比较满意的线条就可以了。至于线条的灵动、虚实、微妙变化,是以后要研究的。现在的关键是我们很多人,画的线条是断断续续,忽粗忽细,平直流畅是我们追求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你悬腕练的手都疼了,线条也没有进步。就会慢慢的失去画画的乐趣,这才是最要命的。这也是很多喜欢工笔却不敢画工笔的朋友最怕的。为什么很多人愿意画写意画,他们不喜欢工笔画吗?不是的,关键是他们认为工笔画太难了。实际上写意是入门容易画好难,难在精神上,没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写意出来的东西怎么看怎么象小孩涂鸦。工笔画是入门难画好不难,难在坚持上,一幅画要画几十个小时,你受不了那就完了,别人画一到三次就能把颜色画正,我们可以薄染六到九遍,最后也很好看,只要你有耐心最后的效果差不多。
线条的基础笔法我就说到这里,关键大家要多练习,有了方法,熟就能生巧了。
4、 线条的类型
我们古人画的线条有 十八描 之说。 十八描 是 中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
一、高古游丝描(极细的尖笔线条,顾恺之用之);
二、琴弦描(略粗些);
三、铁线描(又粗些);
四、行云流水描;
五、马蝗描(马和之用之,近似兰叶描);
六、钉头鼠尾;
七、混描;
八、撅头丁(撅,一作橛,秃笔线描,马远、夏圭用之);
九、曹衣描(有两说,一指曹仲达用之,一指曹不兴用之);
十、折芦描(尖笔细长,梁楷用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