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椒炭疽病
辣椒炭疽病
Pepper Anthracnose
炭疽病是辣(甜)椒上较常发生的一种病害,世界性分布。可引起辣椒落叶、烂果、幼苗死亡。一般危害不严重,但在多雨年份,发病严重。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分为黑色炭疽病、黑点炭疽病和红色炭疽病3种。黑色炭疽病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都有发生,一般病果率5%左右,严重时病果率达20%~30%,对辣椒品质、产量均有一定影响。黑点炭疽病仅发生在浙江、江苏、贵州等地。红色炭疽病发生较少。此病除危害辣椒外,还侵染茄子和番茄。
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特别是近成熟期的果实更易发生,也侵染叶片和果梗。果实发病,初期病斑为水渍状,褐色,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扩大后病斑凹陷,斑面生隆起的不规则形环纹,环纹上密生黑色或橙红色小粒点(分生孢子盘)。潮湿时病斑周围有湿润状变色圈,干燥时病斑常干缩极易破裂。叶片发病,初生褪绿色水渍状斑点,扩大后变成褐色,圆形,中间灰白,后期在病斑上产生轮状排列的小黑点。茎和果梗有时被害,形成褐色凹陷斑,不规则形,干燥时易开裂。在田间还有一种病果,症状与上述相似,但在斑面上产生的黑色粒点较大、色深,常称为黑点炭疽病。
图14-7 辣椒炭疽病菌1.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盘病原
图14-7 辣椒炭疽病菌
1.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盘
病原有性态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 (stomem.) Spauld.et schrenk.属子囊菌亚门围小丛壳属。无性态为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Syd.)Bulter Bisby.,异名为:C. coccodes(Wallr.)Hughes.。病斑上产生的黑色小粒点和红色黏状溢出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初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黑色,盘状或垫状,其上生有暗褐色刚毛和分生孢子梗,刚毛具2-4个隔膜。分生孢子梗短粗,圆柱状,单胞,无色,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新月形或镰刀形,端部尖,单胞,无色,大小为11~15.7μm×3~5μm。有的分生孢子盘上刚毛少见,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12.5~15.7μm×38~5.8μm。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而相对湿度低于20%不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盘和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翌年越冬菌源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或越冬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等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不断反复侵染传播。分生孢子多从伤口侵入,也可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一般为3~5d。此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一般温暖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菜地潮湿,通风差,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足或施氮肥过多,或因落叶而造成的果实日灼等均易加重病害的发生。此外,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
病害控制
1.选用抗病品种 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抗病品种,一般辣味强的品种较抗病,如杭州鸡爪椒,甜椒品种中,如长丰、茄椒1号、铁皮青等较抗病。
2.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消毒 建立无病留种田或从无病果留种。若种子带菌,播前用55℃温水浸种10min或用50℃温水浸种30min消毒处理。取出后冷水冷却,催芽播种。也可冷水浸种10~12h,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5min,捞出后用少量草木灰或生石灰中和酸性,即可播种。
3.轮作和加强栽培管理 发病严重地块要与茄科和豆科蔬菜实行2-3年以上轮作。应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配施氮、磷、钾肥;避免栽植过密和地势低洼地种植;营养钵育苗,培育适龄壮苗;预防果实日灼;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菌侵染源。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或果实着色开始喷药,有效药剂为:50%施保功、80%大生M-45、75%达克宁、65%代森锌、80%普诺、60%拓福、70%甲基硫菌灵、80%炭疽福美、波尔多液(0.5:1:100)、50%多菌灵等,隔7~10d一次,连喷2~3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章压塑成型.ppt
- 第六章制造商平衡理论.ppt
- 第六章幼苗商业化.ppt
- 第六章多年生蔬菜.ppt
- 第六章服装与化学.ppt
- 第六章木材流通.ppt
- 第六章收集包装.ppt
- 第六章木力学.doc
- 第六章酒店娱乐行业规定.ppt
- 第六章耐火性.ppt
- 【语文】福建省南平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历史】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高考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湖北省宜荆荆恩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4月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 DB21_T 4150-2025 水质 6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固相萃取_高效液相色谱法_可搜索.pdf
- DB21_T 4151-2025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规程_可搜索.pdf
- TCHSLA 10008-2023 风景园林工程能力评价规范.pdf
- TCHSLA 10008-2023 风景园林工程能力评价规范.docx
- DB21_T 4159-2025 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男子U7—U12).docx
- DB21_T 4159-2025 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男子U7—U12)_可搜索.pdf
- DB21_T 4150-2025 水质 6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固相萃取_高效液相色谱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