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14123基于非稳态扩散的一维流动介质扩散分析 .doc

2011214123基于非稳态扩散的一维流动介质扩散分析 .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214123基于非稳态扩散的一维流动介质扩散分析

基于非稳态扩散的一维流动介质扩散分析 姓名:杨辰伟 学号:2011214123 1.背景介绍 在传质问题中,稳态扩散属于很特殊的情形,非稳态扩散在实际情况中普遍存在,如管网中的余氯衰减问题。因此研究非稳态扩散理论对于解决环境领域中涉及到的传质问题有一定理论意义。 2.方程推导 稳态环境下,菲克定律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1) 其中扩散系数和积累浓度有一定关系,为简化,将其作为常数处理。如果外界环境不满足稳态条件,即在更广义的非稳态条件下,在距离x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该处的扩散通量随距离变化率的负值 (2) 将(1)式带入(2),得: (3) 此即为菲克第二定律,其图示如下(其中T轴为时间,X轴为扩散距离,U轴为积累浓度): 图1:菲克第二定律图示(1) 化成不同时刻下的扩散曲线,形式如下: 图2:菲克第二定律图示(2) 当t=10s时达到稳态,即菲克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线性状态,从而菲克第一定律是菲克第二定律对应扩散模型达到稳态时的特例。 在该模型中,影响因子为扩散系数,下图所示模型对应的扩散系数小于上图中模型对应的扩散系数,当该模型达到稳态时,稳态扩散曲线没有变化。可以看出,扩散系数对于扩散曲线的性态没有本质影响,只决定了扩散达到稳态的速度。 3.考虑介质流动时的非稳态扩散(以一维为例) 3.1考虑流动时菲克第二定律的推广 菲克第二定律模型中载体介质是静止的。当介质发生流动时,被传输物质随着介质的流动而流动,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其传质速度近似等于介质流速。考虑恒速层流传质,则在距离x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该处的扩散通量随距离变化率的负值 (4) 在实际中流速对积累浓度的影响远大于分子扩散对积累浓度的影响,所以公式可简化为: (5) 以(4)式为例,考虑介质流动时的非稳态扩散图形为: 图3:考虑介质流动时非稳态扩散模型图示(1) 化成不同时刻下的扩散曲线,形式如下: 图4:考虑介质流动时非稳态扩散模型图示(2) 从图形上看,该条件下的非稳态扩散曲线和吸附塔的工作曲线性态相同,先是“交换带”的形成,然后以该“交换带”按照一定速率向前运动。它们之间或许存在着必然联系,下文将称此非稳态扩散的“交换带”为扩散带以方便分析。 3.2数据分析 朱友利,施永生等对氯化钠-二氧化锰联合改性沸石对水中二价锌离子的动态吸附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对应数据如下: 表1 不同流速下二价锌离子的吸附效果 时间/min C/C0 V=2mL/min V=4mL/min V=8mL/min 0 0.0229 0.0339 0.0868 50 0.0229 0.0362 0.1194 100 0.0274 0.0445 0.1515 150 0.0318 0.0500 0.1927 200 0.0357 0.0574 0.2378 250 0.0380 0.0650 0.2893 300 0.0422 0.0720 0.3460 350 0.0481 0.0872 0.4142 400 0.0539 0.0960 0.4813 500 0.0664 0.1263 0.6165 600 0.0794 0.1650 0.7432 800 0.1137 0.2692 0.9156 1000 0.1605 0.4161 0.9377 1200 0.2214 0.5769 0.0000 1400 0.2944 0.7309 0.0000 1600 0.3813 0.8493 0.0000 1800 0.4781 0.9311 0.0000 2000 0.5761 0.9759 0.0000 根据动态吸附过程的特性,上述数据等价于吸附带定型后的任意时刻静态吸附曲线上的数据。滤层厚度为100cm,质量浓度为50mg/L,数据中给定浓度比,故在计算机模拟中亦将纵坐标换算为浓度比。按实验条件以公式(4)建模,以通量为2mL/min时的数据修正扩散系数。取吸附带稳定后的某一时刻静态吸附曲线进行对照,图形如下: 图5: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 由此看出,方程能较好地模拟该实验的动态吸附过程。 同时,从实验数据可知,随着流速的增大,穿透曲线上的穿透点向左移动,穿透时间缩短。这可能由以下原因的组合引起:A.流速增大对吸附带的斜率有直接影响;B.流速增大对吸附带本身影响不大,单纯因流速增大引起的单位时间吸附带通过量增大导致穿透点左移。因此用公式(4)在不同流速下进行模拟,以探究流速对吸附带性态的影响,取通量分别为2mL/min和2.5mL/min,对应图示为: 图6:不同流速下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从模拟结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