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山栾树栽培管理小议
黄山栾树栽培管理小议
【摘要】黄山栾树是较好的一种园林绿化树种,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抗逆性强,是国内种植较多的一种绿化树种,但也要求有一定的培育管理技术。因此,掌握黄山栾树的生长习性、栽培要点,并进行科学的管理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黄山栾树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要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黄山栾树;栽培;管理
栾树属于一种落叶乔木,为无患子科,栾树属,是我国栽培较多的树种之一。栾树的地理分布范围广,是较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国外在朝鲜、日本有少数分布。栾树树姿秀美,春季新发嫩梢与嫩叶时为鲜红色,夏季黄花挂满枝头时则十分艳丽夺目,秋季叶子为金黄色时则壮观,冬季树干刚劲笔直,都是一道靓丽风景线[1]。综合来看,栾树的叶、花、果、干均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以下主要对黄山栾树的栽培管理问提进行探讨。
1.黄山栾树概述
1.1生物学特性
黄山栾树也称为南栾、摇钱树,因为果实成熟后状似灯笼,故也称灯笼花[2]。黄山栾树为黑色叶树,多采用播种、扦插的繁殖方式。黄山栾树的花较小,为金黄色、杂性,磁性同株。栾树果实有膜质果皮,膨大似膀胱状,成熟时则裂开成3瓣,果实形状为三角状卵形,长度在4-5cm左右,顶端呈尖状。果实成熟时为红褐色或桔红色,一般6-7月开花,9-10月成熟,是较好的一类绿化与观赏树种。
1.2生长习性
黄山栾树为阳性树种,喜欢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略耐寒、耐干旱及贫瘠。对土壤要求较低,乐于生长在石灰质土壤,微碱性或微酸性土壤均可生长,可经受住盐渍与短期水涝。同时,具有萌蘖能力强、深根性、抗风力强等特点,生长速度属于中等类,幼树时生长速度较慢,后期逐渐变快。
1.3经济价值
黄山栾树的树冠为伞形或者圆形,树形高大且端正,枝茂叶密,四季均可观赏。同时,黄山栾树对烟尘、二氧化碳及庭荫均具有较强抗性,适应性也较好,季相明显,可作为庭荫、人行道的景观绿化树种及工业污染区的配植树种。
2.繁殖
2.1播种繁殖
种子采集:在选择母树时,应尽可能选择植株无病虫侵害、健康强壮、树龄在15年以上且树干端直的植株。采集种子的时间多为每年9-10月份,此时果实成熟而未开裂。但是,不可过早采集树种,因为过早的果实不够成熟,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亦不可过晚采集,以免果实开裂脱落,影响种子采集。
种子调制:果实采回后,应及时晾干。直至蒴果裂开后,将膜质果壳与杂质去除,然后采用水选法净种,将空粒去掉。种子多为圆球形,颜色为黑色。
种子贮藏:栾树的种皮坚硬,透水性较差、种皮会影响种子吸收水分,加之种皮内含有脱落酸,若不进行处理,第二年春播时会出现种子发芽率低、不发芽等现象。所以,种子在贮藏室,应先使用高锰酸钾进行处理,持续1-2h左右,然后用清水浸泡,时间为2日,最后才用湿沙层作埋藏处理,时间为5~6个月。
种子播种:春播的时间一般在每年春季3月,播种多用阔条幅。播种前40日左右,先用80℃的温水对干藏种子进行浸种、混湿沙催芽处理,如果种子咧嘴数在30%以上,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应覆土2-3cm。播种后,还应覆盖一层疏松细碎土,厚度为1-2cm左右,避免种子干燥后失水,或者受鸟兽危害。之后,用小水浇1次,再用秸秆、草等其他材料予以覆盖,以保持土壤的水分,避免杂草滋生或土壤板结。
2.2扦插繁殖
采集插条:秋季树叶落下后,可选一年生小树平茬,然后收集一些树干作种条,树干直径在0.5~2cm左右。在采集新生苗干时,可采集与整理同时进行。整理之后,应及时用湿沙或者湿土掩埋,防止水分蒸发。
剪取插穗:将掩埋的插条取出,并将其剪成小段,长度为15cm左右,上剪口应平剪,与芽距离为15cm,下剪口接近芽下斜剪。
扦插:扦插时间一般选在次年春季,株距30cm×50cm。插苗之前,先用木棍打孔,然后直插,插穗应外露1-2个芽。扦插后,可搭建荫棚、施氮肥或者磷肥,防止土壤及水分丢失。在苗木硬化期,应注意控制好肥量与水量,加快插苗木质化进程。
3.栽培管理
3.1间苗及补苗
幼苗长至5-10cm时,往往需要对幼苗进行间苗,株距保持在10-15cm左右。如果缺苗,应根据间苗进行补苗,然后浇水,追施肥,确保幼苗分布均匀。
3.2移植
苗木逐渐生长后,单株幼苗的营养面积会随之减少。因此,当幼苗长到6片真叶时,为了确保苗木有充足的营养,应对过于密集的苗木进行移植处理,一般保持株行间距在40cm×4cm左右。移植时,最好选择雨天或者阴天,且移植后应立即浇水。为了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应每日早晚各浇水1次,必要时给予遮荫,10日左右可将荫棚撤去。
3.3苗期管理
⑴灌水
播种之后,应在覆膜之前浇水1次。平时可不浇水,但若发现土壤干燥,可将覆盖膜揭开、喷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之后压实覆盖膜。在苗期,应结合苗木的生长状况及土壤的情况,适当进行灌水及施肥,以15日灌水一次为佳。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