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知识点: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中数制的基本概念、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常用的ASCII码、BCD码、汉字编码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概述 1.2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微机整机结构 从外观上看,一台微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其它外部设备组成。 1.1 概述 1.1.1 近代计算机的发展 1.1.2 计算机的诞生 1.1.3 计算机的发展 1.1.4 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1.1.5 计算机的应用 1.1 概述 1.1 概述 1.1.1 近代计算机的发展 早在19世纪初叶,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家、机械设计专家、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查尔斯?巴贝基(Charles Babbage,1791-1871,见图1-1)发明了差分机(Difference Engine,见图1-2)即可计算等式间的差距。而之后的分析机(Analytical Engine,见图1-3)则尝试用来执行多种类的运算,具备有“输入”、“运算”、“输出”及“储存”的四大现代计算机特征,尽管这台机器在他有生之年并未完成,但其概念其实已经具备了现代电脑的特征,所以称巴贝基为计算机之父。 1.1 概述 1.1.1 近代计算机的发展 1.1 概述 1.1.1 近代计算机的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艾肯(Howard Aiken,1900-1973)提出了用机电方式,而不是用纯机械方法来构造新的分析机。霍华德·艾肯在IBM公司的资助下,于1944年研制成功了被称为计算机“史前史”里最后一台著名的MarkⅠ计算机,将巴贝基的梦想变为了现实。这也正是IBM走上计算机产业之路的开始。后来霍华德·艾肯继续主持了MarkⅡ和MarkⅢ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但它们已经属于电子计算机的范畴。 1.1 概述 1.1.1 近代计算机的发展 英国数学家艾兰?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l912-1954)是世界上公认的计算机科学奠基人,见图1-4。他的主要贡献有两个:一是建立图灵机(TuhngMaChine,TM)模型,奠定了可计算理论的基础;二是提出图灵测试,阐述了机器智能的概念。 图灵与图灵机 1.1 概述 1.1.1 近代计算机的发展 另一个也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他和他的同事们研制了世界上第二台电子计算机EDVAC。在EDVAC中采用了“存储程序”的概念,以此概念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统称为冯?诺依曼机。 冯·诺依曼计算机 1.1 概述 1.1.2 计算机的诞生 1939年保加利亚裔美国人、依阿华大学教授阿塔诺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1903-1995),在研究生克里福特·伯瑞(Clifford E.Berry,1918-1963)的协助下,于1941年制作了一台雏形计算机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1 概述 1.1.2 计算机的诞生 美国宾州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约翰·莫奇莱(John Mauchly,1907- 1980),在埃克特(J.Preper Eckert,l919-1995)、戈德斯坦(Herman H.GoldStine,l913-)等人的共同努力下,1945年秋制成ENIAC,并于1946年2月15日公诸于世,见图1-6。 1.1 概述 1.1.2 计算机的诞生 1947年莫奇莱和埃克特离开宾州大学,创立了自己的计算机公司,生产UNIVAC计算机,见图1-7。奠定了计算机工业的基础。 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1.1 概述 1.1.3 计算机的发展 1.第一代(1946年~1958年):电子管阶段 基本特征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器件,每秒运算速度仅为几千次,内存容量仅数KB。其数据表示主要是定点数,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体积庞大,造价昂贵,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工作。其代表机型有IBM 650(小型机)、IBM 709(大型机)。 1.1 概述 1.1.3 计算机的发展 2.第二代(1959年~1964年):晶体管阶段 基本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器件,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运算速度达每秒几十万次,内存容量增至几十KB。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技术也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高级语言。与第一代计算机相比,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体积小、成本

文档评论(0)

hello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