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精品2015)zyzh_jy0901.docVIP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精品2015)zyzh_jy0901.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    第二节 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一、中成药的合理联用   (一)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   1.两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治疗一种病证,以起到增强疗效的协同作用。趣味记忆法:老刘师傅,贵人   附子理中丸+四神丸   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脑立清胶囊(片)+六味地黄丸   2.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够提高主要功效。   例如:趣味记忆法:儿拼乌纱   二陈丸+平胃散   乌鸡白凤丸+香砂六君子丸      3.中成药配伍应用,其中一种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或消除另一种中成药的偏性或副作用。   舟车丸+四君子丸   金匮肾气丸+麦味地黄丸,生脉散或参蛤散同用。   4.也有些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是因为部分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十香暖脐膏   内服六神丸+外用冰硼散吹喉   (二)中成药与药引的配伍应用   1.酒入药为引者,取其活血行经   2.姜入药为引者,取其发表注凝   3.小枣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开胃   4.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心   5.灯心入药为引者,取其发散诸邪勿住   6.莲实入药为引者,取其清心养胃和脾   对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等病证,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   对于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常用黄酒或白酒送服三七粉、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腰痛宁等,以行药势,直达病所;   用于治疗便秘的麻子仁丸,宜用蜂蜜冲水送服,以增其润肠和中之效;   滋阴补肾法的六味地黄丸,宜用淡盐水送服,以取其引药入肾。   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1.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味中成药的配伍禁忌         2.含有毒药物中成药的联用   大活络丹与天麻丸合用,两者均含附子;   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丹合用,两者均含朱砂;   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两者均含有冰片。   3.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辨证论治和禁忌   如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片联用,附子理中丸系温中散寒之剂,而牛黄解毒片性质寒凉,二者不可联用;   附子理中丸与黄连上清丸、金匮肾气丸与牛黄解毒片等合用,均属不注意证候的不合理用药。   4.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问题   麻黄不与:复方罗布麻片、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牛黄降压丸等并用;也忌与扩张冠脉的中成药如速效救心丸、山海丹、活心丹、心宝丸、益心丸、滋心阴液、补心气液等联用。可产生拮抗作用。   含朱砂的中成药,如磁朱丸、更衣丸、安宫牛黄丸等与含还原性溴离子或碘离子的中成药如消瘿五海丸、内消瘰疠丸等长期同服,在肠内会形成有刺激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导致药源性肠炎,赤痢样大便。    第三节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一、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1.协同增效   黄连、黄柏+四环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甲基异噁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   金银花+青霉素——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   丙谷胺+甘草、白芍、冰片——消化性溃疡,并已制成复方丙谷胺(胃丙胺);   甘草+氢化可的松——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   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丹参注射液+间羟胺(阿拉明)、多巴胺等——能加强升压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药的依赖性;   生脉散、丹参注射液+莨菪碱——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降低毒副反应   甘草与呋喃唑酮——既可防止其胃肠道反应,又可保留呋喃唑酮的杀菌作用。   氯氮平+石麦汤(生石膏、炒麦芽)——消流涎。   碳酸锂+白及、姜半夏、茯苓等复方中药——使许多有胃肠道疾患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接受治疗。   3.减少剂量   珍菊降压片[珍珠层粉、野菊花、槐花米、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有较好的降压及改善症状的作用。若以常用量每次1片,每日3次计,盐酸可乐定比单用剂量减少60%。   地西泮+苓桂术甘汤——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1/3,嗜睡等不良反应也因为并用中药而消除。      二、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   (一)在药动学上的相互作用   1.影响吸收   (1)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   鞣质(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中成药牛黄解毒片(丸)、麻仁丸、七厘散等不宜与口服的红霉素、士的宁、利福平等同用。   药物碳(蒲黄炭、荷叶炭、煅瓦楞子)等不宜与生物碱、酶制剂同服。   果胶(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丸、山茱萸等)不宜与林可霉素(洁霉素)同服。   (2)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稳定   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金属离子如Ca2+、Fe2+、Fe3+、A13+、Mg2+等(如中药石膏、海螵蛸、自然铜、赤石脂、滑石、明矾,中成药牛黄解毒片等)——从而降低四环素在胃肠道的吸收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