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逸红:专门史课件0329jian
* * * * * (1)爆发:1840年6月,英侵入广东海面,到天津白河口。琦善议和,英军撤退。 (2)扩大:1841年初,道光对英宣战。英军攻占了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中国军民抵抗。 (3)结束:1842年8月,清政府投降,签订《南京条约》。 马恩河会战 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日德兰海战 ? ? ? ? ? 西 线 东 线 南 线 重大战役指对整个战局和形势变化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举例:长平之战、中日黄海海战、三大战役、萨拉托加大捷、斯大林格勒战役等 用描述与点评相结合的方法讲述重大战役 视频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北京161中学的贺军老师)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讲战争的意义或影响应注意: 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说明 注意与战争性质、结果的讲解相联系 德国实现世界霸权 ,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英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 法国收阿尔萨斯和洛林,夺萨尔区,树欧洲大陆霸主 俄国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 日本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在山东的权益 意大利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从战争目的看,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从过程看——许多新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潜水艇、毒气等 拿破仑战争(1790—1815) 233 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 1075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518 普法战争(1870—1871) 876 日俄战争(1904—1905) 292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5509 重大战争每天死亡人数比较表 (单位:人) 从战争结果看——每天死亡的人数空前巨大 * * 二战反思 一、弘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 出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珍爱和平,倡导国际合作 三、认可德国真诚忏悔的行为, 谴责日本死不认账的态度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二)军事史教学策略 1.分析不同战争的性质,培养辨证地评价问题的能力 2.再现战争过程,突出重大战役,讲解战争影响 3.了解必要的军事史知识,揭示军事史发展的规律 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火药在军事上的使用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火箭模型 (二)军事史教学策略 1.分析不同战争的性质,培养辨证地评价问题的能力 2.再现战争过程,突出重大战役,讲解战争影响 3.了解必要的军事史知识,揭示军事史发展的规律 4.渲染民族英雄的事迹,以培养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华盛顿的行动很感人,他在北美大陆家产最多,而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却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 ——约翰·亚当斯 (二)军事史教学策略 1.分析不同战争的性质,培养辨证地评价问题的能力 2.再现战争过程,突出重大战役,讲解战争影响 3.了解必要的军事史知识,揭示军事史发展的规律 4.渲染民族英雄的事迹,以培养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 5.揭示农民战争原因及作用,渗透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前221年 —前207年 秦 秦的暴政 1.徭役繁重 2.赋税沉重 3.刑法残酷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想象画) 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 ①轻徭薄赋 ②重视农业 ③提倡节俭 ④以德化民 吸取秦亡教训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 《汉书.食货志》 结束语: 经济史 萧国亮:世界经济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政治史 世界政治制度史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文化史 解光云:世界文化史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军事史 世界战争简史 中国军事史图集 对欧洲以外的美洲、非洲和亚洲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远处为1555年西班牙人建立的麦哲伦英雄纪念碑;近处为1952年菲律宾政府为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而建立的英雄纪念碑 * 此外,还有火柴业、电报局等,到甲午战争前,民用企业总数已达40个以上。 * * 摘自《宣言》,人们又哪些平等的权力 * 平静 * 综合场景主题 * 北美人民的共同信念:生而平等(天赋人权)、反抗暴政、宣告独立 * * * 案例:唐朝民族关系 客观、生动地再现唐前期与周边各族建立的多样化友好关系 唐与各民族日益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交流盛况 分析唐前期民族关系大发展的原因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史记·匈奴传》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 舞文弄墨总徒劳。 ——董必武《谒昭君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