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Ⅰ)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VIP

必修(Ⅰ)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Ⅰ)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的确立 ②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郡县制 你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吗?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 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 (2012·全国课标卷·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B项正确;ACD项题干都无从反映。 (2012·全国课标卷·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 皇 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有事上报 九 卿 由皇帝亲信担任 中朝—决策机构 外朝—行政机构 削弱了_____,强化了_____ 相权 皇权 设立中朝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作用: ①三省相互_____又互为_____,分工明确提高办事______ ②相权被______,有利于加强______ 皇帝 三 省 中书省 起草诏令 尚书省 负责执行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六 部 牵制 补充 效率 削弱 皇权 三省六部制 皇帝 枢密院 (宰相办公机构) 度支 盐铁 户部 (计相) 宋代中央政治制度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 (副相) 分 行政权 分 财权 三司 (枢密使) 分军权 二府三司制 影响: ①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造成行政效率_____,是宋_______的原因之一。 低下 积贫积弱 皇帝 三 省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一 省 三相 左丞相 右丞相 平章政事 元代中央政治制度 废三省实行一省制 皇帝 中书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一 省 三相 左丞相 右丞相 平章正事 殿阁大学士 内 阁 明成祖 明太祖 明代君主专制的强化 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明太祖): 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 原因: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1、原因: 结果: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君主专制走向极端。 2、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设内阁 明成祖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设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 特点 职权 名称 时期 3、内阁的性质: 无决策权,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明太祖): (2)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 4、内阁的影响: ①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②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 △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 对皇权作用 职权 地位 不同 相同 内阁制 宰相制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内阁首辅” ≠“宰相”?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 ①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作用。 ②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皇帝 “议政王大臣会议” 设内阁,置六部 设置军机处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皇太极 雍正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其趋势是: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听命于皇帝, 负责跪奏笔录 (1)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 ①直接原因: ②根本目的: 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加强皇权; ③军机大臣职能: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 ④特点: 简(机构简单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