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黑山羊养殖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VIP

XX村黑山羊养殖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村黑山羊养殖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一、编制依据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二章 村情概况 一、自然条件概况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第三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 一、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二、技术方案 第四章 项目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第五章 组织管理 一、组织管理 二、项目管理 三、资金管理 第六章 效益分析及市场预测 第一章 概 述 一、编制依据 定新乡堡堡寨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全村农业人口1898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尚未开采的优质煤炭资源。但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设施脆弱, 产业结构单一,仅靠传统农业生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非常滞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80%的群众处在低收入的行列之中。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扶和重视关心支持下,该村在畜牧业等方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畜牧业保持着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表现为发展基础薄弱,起步较晚,基本属圈关粗放养殖及个体经营,没有形成整体产业化,收效甚微。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主题,以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为重点,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围绕建设生态畜牧业,推进一村一品发展进程,加快堡堡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在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则。 3、在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民的意愿,坚持富民、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 5、坚持改善群众基本生存条件与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村情概况 一、自然条件概况 (1)地理位置 堡堡寨村位于黔西县定新乡西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县城37公里,总面积9.5平方公里。东面是青杠村,西面是三好村,南面是元田村,北面是安乐村。 (2)地质地貌 堡堡寨村是一个山高坡陡,石山纵横,七沟八梁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海拔1300-1370米之间。属喀斯特地质地貌。 (3)气候 堡堡寨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8-18.9℃,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其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冬短夏长,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80小时,无霜期283天。 (4)水文 堡堡寨村水资源非常缺乏,全村范围内没有任务河流通过,导致农田作物没有正常用水保障。地下水由于没有有效开采,导致村里人畜饮水困难。 (5)土地资源 全村有耕地1140亩,其中大于26度886亩;林地3212 亩;荒地483亩;可利用荒地45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大豆等为主。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贮量大,但目前还未开采。主要土类为黄棕壤——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一种地带性土壤,为棕壤与黄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兼有黄壤与棕壤的某些特征。脱硅和富铝化作用弱,具有明显的生物积累过程。有机质分解缓慢,表层有机质丰富,但有效养分缺乏。特别缺磷(速磷4PPm)、钾(速钾90PPm),pH值4.3-5.5,为酸性土。 (6)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基本为有林地,森林覆盖率31.2%。原有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存在。土地使用率高,陡坡种植面积大,总体水土流失较轻,生态环境相对较好。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人口结构 全村总户数513户,总人口1898人,少数民族人口933人(以彝族、苗族为主),占全村总人口的49.1 %;妇女935人,占总人口的49.3 %;总劳动力1071人,其中,文盲半文盲230人,小学文化程度611人,初中文化程度215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5人,其中:富余劳力868人,已输出劳力216人(男135人、女81人),其中:省内县外65人,省外151人,全年外出打工216人。育龄妇女人数268人,其中孕产妇数216人,新法接生人数4人,新法接生率22 ‰,婴儿出生人数1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7%以上,计划外生育和重男轻女现象在一些家庭仍然存在,极个别家庭相当严重。 (2)经济概况 全村农业总产值68.5万元,其中:农业40.5万元,牧业25.3万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40亩,粮食播种面积1140亩,粮食总产量622.5吨,人均占有粮32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398.673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39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64元,

文档评论(0)

baibailiuli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