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产生和发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国自然风致园式园林的产生及发展 by十万错 主要参考书目: 《世界景观设计》 《西方造园变迁史》 外国造园艺术 1.经验主义给18世纪造园艺术的革命准备了哲学基础和美学基础; 培根《训示》《论花园》;18世纪经验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博克 2.17世纪中期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革命继续深入。大陆上酝酿着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这时,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声势浩大,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切方面。因此,作为宫廷文化的古典主义失去了它的政治基础。规则的几何式园林被看作专制主义的象征,压迫和强制的象征。 3.启蒙思想家大都是自然主义者,他们绝大多数认为自然状态优于文明。反对园林中一切不自然的东西。 4.从15世纪起,英国的资本主义开始深入农业。农业的繁荣,山河的开发,改变了人们跟大自然的关系,人们觉得自然亲切和可爱了。这就为自然风致园的诞生和发展准备了审美心理的必要条件。 5.18世纪的自然风致园就是从这些信贵族的牧场和农庄里发展起来的。他们大多是辉格党人,温和的启蒙思想家,鼓吹民主自由和宪章运动。 6.因为“文艺之士”在自然风致园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18世纪的造园史是跟文学史和美术史同步的。 7.英国自然风致园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中国造园艺术的强烈影响下的。 (《西方造园艺术》P193) 绘画与文学这两种艺术中热衷自然的倾向为十八世纪英国自然式造园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且,自然式造园运动不是从造园家中间发起的,而是以当时文学家们的文学著作作为媒介开始的。【弥尔顿,艾迪生,蒲伯】(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P239) “洛可可时期”(18世纪头20年) 人物:坦伯尔 艾迪生 凡布娄 布里治曼 坦伯尔(Sir William Temple): 英国政治家兼作家,《论伊壁鸠鲁的花园,或论造园艺术》(Upom the Garden of Epicurus,or of Gardening,1692) 深受中国园林影响,最早把中国庭园介绍到英国的人。 艾迪生(Joesph Assision): 真正给自然风致园奠定理论基础 视觉形象和诗歌给人的愉快,不来自它的形式的比例适合于某种理想的完美,而是,仅仅是,来自它激发想象,满足想象。和美一样,巨大和奇特也能激发和满足想象。他对艺术和自然的这种审美理解,成为新的浪漫主义造园艺术的美学基础,对英国18世纪的造园艺术大变革和以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给Sharawaggi的解释:“意即乍一看便使人浮想联翩,只觉得美不胜收而又不知其所以然。” 以上两位以理论为主 斯威特则(Stephen Switzer): 提出了风景农田(ferme ornee)的概念,著有《贵族、绅士及造园家的娱乐》(The Nobleman,Gentleman and Gardener’s Recreation) 兰利(Batty Langley): 《造园新法则》,规则式园林中复杂的迷宫般的园路,洛可可风格的豪华装饰,对神话场景关注较多。 凡布娄(John Vanbrugh): 从风景画的角度来考虑园林景观,有本质个革新。画家们认为“荒野的自然比经过修剪的树木和规整的林荫路更加有趣,更有戏剧性”。 布里治曼(Charles Bridgeman): 笔直的林荫路分割整个园林,有中轴,但并不完全对称,在林荫路之间的部分顺应地形。有波形曲线的小径,东侧的溪流很自然。(by渥尔波尔) 凡布娄和布里治曼都曾经用干沟代替围墙做花园的边界,在景观上吧花园。林远连成一片,也就是把自然引进了花园,打破了两者之间的界限。干沟又叫“哈哈墙”,因为游人看不见墙,以为可以前进。来到沟前才知道不能走了,于是哈哈一笑。(《西方造园艺术》P201) 以凡布娄和布里治曼为代表的这个时期,包括18世纪头20年,叫做“不规则化时期”,也有人叫它“洛可可时期”,因为在法国,这个是偶正是洛可可艺术突破古典主义的束缚,追求自然,追求变化,追求曲线等待,而且也在园林中有所表现。 “庄园园林化”时期(18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 人物:蒲伯,肯特,布朗,钱伯斯(前半段),沈斯东 真正的自然风致园的第一阶段 蒲伯(Alexander Pope) 古典主义诗人,温和的启蒙主义者,辉格党在野派 当地的灵魂主宰着园林,连中暑和工作都按着这个灵魂的绘画和设计去做。实际上就是“因地制宜”的意思。 肯特(William Kent) 艾迪生和蒲伯思想的实践者。活跃在18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作品有:斯道维,鲁谢姆(Rousham in Oxford),艾舍(Esher Park),且斯威克和潘英山(Pain’s Hill in Surr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