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链条锅炉垂直分行二次分层给布煤节能
装置改造项目建议书
一、企业概况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先进性和可行性
链条锅炉向炉排上布煤是燃烧的开始。在煤质、送风系统、拱形不变的情况下,布煤方式与质量、煤层结构与形状,既影响着火启燃,又决定着燃烧全过程的形态和机理,是提高锅炉热效率至关重要的环节。
公司目前有两台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燃煤链条锅炉,型号为 SZL15-2.5/400-AII,额定蒸发量15t/h,额定蒸汽压力2.5MPa; SZL25-1.6-AII , 额定蒸发量25t/h,额定蒸汽压力1.6MPa 。链条锅炉当前仍是工业锅炉的主要燃烧方式,随着生产发展其数量和容量都在增加,但仍普遍存在低效高耗等现状,浪费的能源和造成的污染十分惊人,一般情况下,一吨标准煤可产生5.5吨-6.0吨蒸汽,燃煤效率不高。但采用垂直分行二次分层燃烧节能装置效果能立竿见影。
目前给煤方式有三种: 传统的闸板式给煤装置,分层给煤装置,分层分行给煤装置
传统的闸板式给煤装置,它的弊端极其明显,煤层密度压得实,导致燃烧过程煤间密度大、风阻大、侧密封漏风严重、过氧燃烧严重。燃烧热效率低下,浪费惊人。
闸板式给煤装置属于平形布煤、层燃、是链条炉设计的根据之一,另一个依据是燃烧II、III类烟煤。国内长期使用的是杂煤、配煤、原煤。这种平形层燃方式,先天就决定单面引燃着火,燃烧过程煤粒间无相对位移,从煤层下面送风,由上而下进行层燃。
其越平越好烧的理论依据是,火床煤层平了:(1)厚度就相同了,密度一样,风阻就一致了,所以送风就均匀;(2)煤层越平,接受的热量相同,可进行均匀燃烧。其实这些依据不可靠,尤其是随着锅炉吨位的提高,链排面积的加大,煤层各处的堆积密度受到粒度组成,水分的差异,杂物多少与种类等等之别,再加上链排结构与运转的影响,其风阻不可能相等,均燃可能实现。严重的还出现火龙、火口、黑带,以及与煤质关系较大的板结盖被现象。
分层给煤:它的优点主要是火床上煤层密度减少、漏煤亦减小,风阻小等已众所周知。比闸门式给煤不足的是:
(1)、将自身需要燃烧时间长的块煤布置在下,最后燃烧,造成燃烧不尽。
(2)、碎末煤布置在上面先烧。相对块煤,杂质多、灰分、水分大,密度大,温度上升的慢,着火难。
(3)、与闸板式同理,产生板结盖被现象多。
(4)、对块煤跑边影响均燃敏感。
(5)、比闸板式布煤不平。
(6)、机构增加事故增多。
分层分行给煤:先天不足的是受煤种尤其是粒度组成限制,块多的煤分不出行。因比前者技术要求较多,故后天的影响因素亦较多:(1)用户对煤斗重视不够。(2)厂家亦如此,基本上没有专人在技术原理的指导下,对煤斗的给煤和布煤的结构进行研究和设计,模仿者多,所以其产品质量不稳定,又不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去改变设计及供货。出现的状况是(1)用户自改双辊三辊为单辊给煤。(2)用户自改布煤器。(3)分不出行或分行不规律等。
其优点除与分层相同外(1)在应当形成的波谷处引燃着火,创造了着火线齐的条件。(2)在煤层波面与链排间的锐角大于30度时可破坏盖被的形成。
总之理论上它的优点介于分层与垄沟形之间。分层分行是最终实现垄沟形燃煤的过渡产品。
项目技术先进性:
垂直分行二次分层是在推广和创新平面形燃煤基础上,根据实践吸取的正反经验,借鉴手烧炉双面着火;往复炉煤层起埂;振动炉炉排上的煤层在燃烧过程煤间产生微动等,对燃煤的促进作用。彻底提高为垄沟形,达到了分行的最终目标。为多相燃烧反应,提供了立体活跃空间平台。
煤的燃烧是剧烈的化学和物理反应,煤粒必然具有活跃的能力,由于平面形煤粒群体之间过于紧密,束缚了它们释放能量的活动自由,若能为其创立自由活动空间,就可解放它们,充分释放出应有的能量。垄沟形布煤燃烧是当前层燃炉,能给燃煤最大活跃空间的创举。
彻底冲出统治着链条层燃锅炉,百余年的燃烧理论,实现了煤层结构合理,可以按计划、分层次、人工和自动调节的低氧、薄煤层、多面着火、硫化过度、立体动态燃烧,趋于达到“二线三色”的火床理想要求,从实况观察可见如下现象。
(1)、扩大燃烧面积。垄沟形燃煤表面积,初始阶段,比平形增加30%-50%。相当于加长了炉排,缓解了炉排长度不够的缺陷;加大了炉腔容积热强度,提高出力;减少了炉排面积热强度,降低炉排负担,延长其寿命。
(2)、提前着火。据链条锅炉燃烧机理,前拱之下是点火、挥发份点燃阶段,着火的热量主要由炉拱和炉墙辐射而来。沟谷区受热面积比平面增加30%-50%左右,沟谷也是部分热量反射后的会聚区,故此处温度高。同时垄体内风阻由大变小,风速由小变大,窜入谷内;沟谷是块煤集中之处,煤层又最薄,风阻小风速大,此时的风初入炉膛,含氧量最高。在谷内两股风相互扰动,形成涡流,与高热的煤迅速产生化学反应,首先着火。比平面燃烧,可提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