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渠传(下)-文学教育读本.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 目 录 第四卷 1 第五卷 154 林 伯 渠 传 第四卷 林伯渠辗转来到中央苏区以后,首先肩负了国民经 济部部长的重任。当时,敌人的第四次军事“围剿”虽 已被粉碎,但仍对苏区进行着残酷的经济封锁,加上党 内的“左”倾错误,苏区的财政经济工作面临严重困难。 这时,毛泽东已被“左”倾错误的领导者撤销红一 方面军总政委职务,调去专做政府工作。一九三三年四 月二十八日,以他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人民委员会,根据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命令,正式设 立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并发布训令指出:“拿经济建 设上的胜利,去改善工农群众的生活,激发群众更高的 革命热忱,同时保障红军的需要以配合整个的战争动员, 这对于胜利的战争是有决定意义的”。随后。人民委员 会任命林伯渠为国民经济部部长,吴亮平为副部长。 林伯渠到职后,在千头万绪的经济工作中,首先抓 了粮食问题。因为中央苏区上年遭受自然灾害,粮食歉 收,边沿地区的粮食不断遭受敌人抢劫和烧毁,红军(已 发展到十万人)和根据地群众都迫切需要大量粮食。 他认为,在粉碎敌人进攻的多种准备工作中,“粮 食一项,尤为重要,不独关系红军的给养,且直接影响 工农劳苦群众的日常生活”。他除了关心、促进农业生 产和纠正过去忽视粮食工作的错误观点以外,国民经济 部成立后不久,他就发布了第一号训令。一方面要求粮 食调剂局从粮食较富裕的地区多采购一些谷物,另一方 面,要求各县国民经济部召开区、乡代表会议,吸收贫 1 林 伯 渠 传 农团、工会和妇女会的代表参加,展开讨论,以便采取 说服、鼓励、竞赛等方式,发动群众在最近两个多月内, 每人设法节省一斗谷子卖给苏维埃政府,支援革命战争。 在他的努力下,各地收集粮食的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在安排好解决青黄不接的粮荒工作以后,林伯渠立 即把精力转移到夏收以后的粮食工作上。当时,田野里 碧绿的稻浪,随着熏风的吹拂,很快就要变成金黄的穗 浪了,两个月之后,新谷即将上市。他研究了以往的经 验教训,认为苏区的粮食本来还是比较丰富的,但若没 有全盘的、周密的计划,那就容易造成粮食恐慌。例如 上年江西的万太、赣县、永丰、公略等县,秋收后谷物 跌至六、七角钱一担,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奸 商、地主乘机操纵,将大批谷物偷运出境,或者大量囤 积,待价而沽。有鉴于此,他于五月二十七日,发布了 国民经济部第二号训令,将此情况告诉人民群众,并且 指出,为了充实红军供给,保障后方民食,我们必须开 展储粮运动。 如何开展储粮工作呢?林伯渠着重提出了两条措 施。第一,“倡办粮食合作社”。粮食合作社是集合雇 农、贫农、中农以及农村中的其他劳苦群众的股份(用 钱或谷物交股金)而成立的。秋收后社员需钱用时,可 将粮食以高于市价的价格卖给合作社。合作社收买的谷 子可以储存一部分,以供来年社员的急需;其余部分可 陆续运到粮价较高的地方出卖或者出口(到白区)。这样 不断籴进粜出,既可扩大资金,又可使社员获得盈余。 开办粮食合作社,可使苏区的粮价不至于过低或过高, 从而保障民食,免受剥削之苦。训令要求务须在每一乡 成立一个粮食合作社。 2 林 伯 渠 传 第二条是“建造谷仓”。林伯渠分析当时的形势说: “到今年秋收的时候,公家将有很多的谷子要在各区、 乡保存,如今年的土地税,决定征收谷子。红军的公谷, 以及粮食调剂局、对外贸易局,都准备了很多的现款在 秋收后来收买粮食……还有粮食合作社,也有不少的谷 子。总共这些谷子,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如果要把它集 中于一处,是万难办到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因此 要分区建造谷仓,保存谷子,免致耗损,成为这一任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