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陕西远程学习中心网络课程.DOC

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陕西远程学习中心网络课程.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陕西远程学习中心网络课程

2011年度陕西普通高等学校 精品课程申报表 (本科) 推 荐 单 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所 属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是否部属)否 课 程 名 称 工程地质学 课 程 类 型 □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工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土建类 课 程 负 责 人 刘增荣 申 报 日 期 二○一一年六月 陕西省教育厅制 二○一一年六月 填 写 要 求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刘增荣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4年5月 最终学历 博士 职 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 话 学 位 博士 职 务 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传 真 所在院系 华清学院土木系 土木工程学院 E-mail Lzr@ 通信地址(邮编) 西安市幸福南路109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710043 研究方向 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地基基础设计理论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 工程地质,专业基础课,6学时/周,5届本科生,330人 (2) 土层地下建筑结构,专业基础课,6学时/周,5届本科生,240人; (3) 基础工程,硕士生学位课,6学时/周,5届硕士生,200人; (4) 地下工程设计理论,硕士生必选课,6学时/周,5届硕士生,56人; (5) 基础工程理论,博士生学位课,6学时/周,5届博士生,21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 每年指导本科生工程地质认识实习,1周,近五年累计5×30人。; (2) 每年指导本科生生产实习15余人,5周,近五年累计5×15人; (3) 指导土木工程岩土工程专业方向和建筑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毕业设计,05~06年每年8人、15周;07~09年每年18人、11周,累计70人。 (4) 每年指导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生5~9人,近五年累计26人,累计指导博士生4人; (5)每年指导本科生地下工程课程设计,1.5周,近五年累计5×30人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工程地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06-2011; (2)岩土工程专业方向课程与教材建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06-2011。 4.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 (1)岩土工程硕士学位课程《基础工程》的教学探讨 ,第一届全国土力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06.8, 1/1 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获“2009年陕西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奖”,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01; (2)以负责人之一的身份参加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 2004年获省级精品课程称号; (3)2006年获学院“优秀本科生指导教师奖”; (4)2009年度获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6.主编的规划教材 (1)主编全国百校土木工程专业通用教材:《土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主编《地下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黄土地区土-结构相互作用系统的结构控制效应研究,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5JS19,2005-2007年度,本人为项目负责人; (2)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十标段施工期安全监测,哈尔滨地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