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立屏东大学106学年度日间学士班转学考试科普写作试题.PDF

国立屏东大学106学年度日间学士班转学考试科普写作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立屏东大学106学年度日间学士班转学考试科普写作试题

國立屏東大學106學年度日間學士班轉學考試 科普寫作 試題 (科普傳播學系學士班 ) *注意事項: (1)本試題共 2頁。 (2)不必抄題,但請依序將題號標岀,並寫在答案紙上,否則不予計分。 一、過去十多年來,蜜蜂消失已經為全世界作物生產造成很大的問題,請根據以下一篇短文 的內容,重新寫一篇的文章,將此問題 介紹給中學生,文章題目自訂。(50分) 從咖啡到可可、杏仁到藍莓,這些全世界最營養、最具經濟價值的重要作物,皆仰賴蜜 蜂授粉維持生命周期,因此蜜蜂災難式的消失致使這些農作物產量隨之減少。美國養蜂人損 失40% 蜂群,荷蘭野生蜜蜂比120 年前有紀錄以來減少了90%,有些中國農夫還必須靠雙手 來授粉蘋果樹。蜜蜂危機已經在許多地方衝擊農作物生產,雖然產量沒有下滑,但仰賴授粉 的作物每英畝產量,沒有跟上整體快速增加的農業生產力。這會造成惡性循環,因為每英畝 授粉作物產量不夠,所以需要的土地就愈來愈多,而減少蜜蜂原本的棲息地。 有哪些作物會受影響?熱量來源的小麥、玉米、稻米是藉風或自體授粉,不需仰賴蜜蜂, 但全球約三分之一作物仰賴授粉媒介,媒介大部分是蜜蜂,偶爾是蝴蝶、鳥、蝙蝠,且需授 粉媒介的作物是人類主要的維他命與礦物質來源,包括水果、蔬菜、豆類與堅果,如蘋果、 柑橘、番茄、葡萄、黃瓜、花椰菜。在許多開發中國家創造龐大產值的咖啡、可可豆也仰賴 蜜蜂授粉,所以生產損失會對該國農民生計造成影響。在美國蜜蜂可增加作物價值一年達 150 億美元,野生蜂種可讓每公頃耕地的生產力增加約 3,250 美元。 關於蜜蜂消失的原因眾說紛紜,農藥固然是肇因之一,但更大的問題是,世界各地大面 積、高密度的農地,只種植單一作物使得蜜蜂缺乏食物多樣性來源,且只在植物成長期有食 物。報導指出,現在所謂有效率的現代農業使得過去農地中雜草與野花消失,蜜蜂缺乏食物 來源,就像在沙漠中覓食一般。 因為沒有蜜蜂,所以佔全球杏仁產量八成的加州杏仁產區,每年冬天都要養蜂人把蜂巢 運送到一排排杏仁樹底下,如果沒有卡車把蜜蜂送來,就無法收成。這種單一作物農地愈來 愈多,所以授粉服務需求也愈來愈大。授粉服務業者表示蜂巢的使用量已達九成,且通常一 個地方需要授粉的時間約一到兩周,他們已經沒有緩衝空間,更大的問題是沒有了這些卡車 載來的蜂巢,杏仁就不會結果,農人就沒有收成,這等於把農作物的風險都放在同一處。 蜜蜂的生存壓力是來自多方面的。全球產品、植 物、動物都暴露在各種昆蟲、外來病毒、 真菌,蟎蜱等病原體中,如果又沒有足夠營養,免疫力就會不足。更重要的是,許多種子在 農夫還沒買來種植之前就已經被塗上農藥與殺蟲劑。健康的環境系統應該是鼓勵小農減少使 第 1 頁 用化學物,盡量靠自然天敵控制蟲害,並種植多樣性農作物維持蜜蜂數量,並減少工業規模 農地造成的環境衝擊。 (摘自2015.10.21,《科技新報》) 二、以下係國立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於2017 年 1 月10日發布之新聞稿(公關稿)請將此 新聞稿改寫為四百字的新聞報導,報導內容須包含標題與訊頭。(50分) 【科普實驗媒體工作站成立新聞稿】 國立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自2014年8月19日揭牌以來,成為全台第一個首創科普與 傳播結合的學系。目的在於將艱深的科學議題轉化為大眾易於接受的科普訊息,等同為大眾 與科學社群間搭起溝通的橋樑。 2017年1月11日早上九時至十二時,將由系上專任教師副教授鄧宗聖與助理教授張耀 仁共同領軍,假該校五育樓第四國際會議室,發表「實驗媒體工作站暨學生媒體作品」成果 展,會中計有大二、大三學生共五十餘人參與,展示包括「媒體倫理」課程與「基礎採訪與 寫作」課程的學習成果,包括針對網路流言、氣象播報、能源報導、恐慌如何來、A片迷思 等媒體現象提出反思,另外,同學也針對系上教師共九人撰寫新聞報導,其中「我是一隻甲 蟲」、「不願留在寶貝球裡的皮卡丘」等標題相當吸睛,充分展示同學學習成果,也展現出 該系活力蓬勃的師生互動。 作為全國第一個首創科普與傳播結合的學系,科普傳播學系必須有效將科普議題經由媒 體傳達出去,讓更多民眾樂於接近科學、瞭解科學。也因此,新聘教師鄧宗聖與張耀仁共同 建置實驗媒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