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距离产生美”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经济4班 学号 姓名:李箕阳
浅论“距离产生美”
“距离产生美”是大家所默认的一条美学原理,大多数人都知道而且大都持赞同观点,然而有时我想这句话是极正确的,有时又会想这句话是错误的,而且简直可以说是荒谬的。什么是距离美?距离又为什么能产生美?如何去把握距离美?我想这些问题大家都可能思考过,不过每个人的观点可能不同,思考角度也有差异,所以就“距离产生美”这一问题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什么是距离美
距离产生美,这是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说的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等的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 或者可以说它是一种朦胧美,在一定距离产生的东西,在适当的距离,适当的空间与时间中,会让人产生一定的美感,而美的距离到哪个程度呢,是否有一个标准的度数,是否有一定的长度可以量出?我想这是无从说起的,因为距离美是抽象的,距离美中的距离既可以是空间的距离,也可以是时间的距离。距离美彰显在恋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中是最适合不过的了。两个相爱的男女,不在一起的时候会朝思暮想,在一起的时候各不相让;明明深爱着对方,却喜欢拼命地相互掐掰。双方心身交困,筋疲力尽之时呼喊:可不可以有点距离,留点空间啊!然而,真的不掐不掰了,感情也就走到了尽头,没有了花前月下,没有了卿卿我我,距离就会产生它根本的作用——疏远。两个恋人在一起,除了信任尊重等外,最重要的是沟通,不止语言的沟通,更多的是心灵的沟通。一旦有了距离,以前再深的感情,激情,感觉都会由于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化,直至烟消云散。 当然,也不可否认,距离可能会产生情感上绵绵的相思,心灵涌动阵阵的暖流。然而,这些可能终究是虚无。霎那间的美妙闪过,伴随而来的将是怎样的伤痛,怎样地熬煎。心灵既有了距离,恋情还会温暖吗?还可以比翼双飞吗?曾经我也有过一段短暂的爱情,只是却因为两人异地相隔,我在安徽,而她远在哈尔滨,最终她无法接受如此遥远的距离而提出分手,我想这不是她的错,而是距离让彼此的心灵疏远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距离是对美的一种极大打击。 距离为什么能产生美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距离带给人们的是隔阂、痛苦等负面影响,然而我们却说距离会产生美,我想大概是因为距离让人可以宏观地把握事物,更重要的是距离带来了未知的神秘,引发了人们的美好幻想。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可能年代越久的文物越是美的,一面破碎的古镜,常人是无法觉得它是美的,然而考古学家却可能对它爱不释手,这是时间的距离所产生的美,这面古镜在诉说着遥远的过去的故事;中国从古时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尽管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月球是一个坑坑洼洼、“满目疮痍”的荒凉星球,但是每当我们远观月亮,就会产生美好的遐想,这是空间的距离所产生的美,因为月亮承载着祝愿、思念等美好的感情。
如何去把握距离美
一、把握好“时间距离”
根据美学的审美距离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要获得最佳审美感受,必须把握好审美的时间距离,主要是处理好审美时间的早与晚、快与慢、长与短、远与近的关系。平常所说的“久居之处无美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就是由于审美时间过长而影响审美效果。而秦砖汉瓦、古景旧迹等等,则说明时间越长,越能给人以深沉、古朴之美。这些例子都是审美的时间距离因素在起作用。
二、把握好“空间距离”
根据美学的审美距离论,审美主体要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还必须使主体和客体之间保持合适的空间距离。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距离太近,就领略不到事物的整体美。如果距离太远,看不清事物的细微之处也难以欣赏事物的美。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空间距离的位置关系上,这种空间关系在特定的环境中传递着不同的心理感受,人们在友好时接近,在对立或关系疏远时保持一定距离。所有这些都说明:在审美活动中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是必要的,必须把空间的远与近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把握好“心理距离”
审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最佳的审美效果就产生于适当的心理距离。
生活中是不缺乏美的,有时美就在你身边,只是却因“当局者迷”而无法发现美,这时不妨退一步,保持一定距离,做一个“旁观者”,或许你就会顿悟,感叹美原来就在那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安全论文2000字范文(精选5篇).docx VIP
- 用电检查员技能培训课件—三相四线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及操作.pptx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pptx
-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红色革命故事学习PPT.pptx VIP
- 心理健康指导师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电子基础培训介绍.pptx VIP
- 离心式压缩机培训PPT.pptx VIP
- 犯罪心理学大学校园故意杀人罪的分析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为例.pdf
- SLT 631.1-2025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docx
- 高考历史判断题练习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