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趣的毛细现象作品创作说明
《有趣的毛细现象》作品创作说明
连云港市赣榆县城头镇中心小学 李天祥
一、适用对象分析:
作品取材于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中的第
三课:《神奇的水》,形式为直接面向学生。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科学课,还不
具备自主研究的能力,对于毛细现象,虽然学生在生活生产中大都见过,但不一
定去研究它,更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作品引领学生对毛细现象进行探究,给学
生做出示范,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验探究的全过程。
二、学习内容分析:
《神奇的水》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包含四个部
分:认识水的毛细现象;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认识了解水的压力和浮力;认
识溶解现象。作品选取了其中的认识毛细现象为主题,通过快速度的三个演示实
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毛细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水的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发生的条件。
2.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利用俗语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提出问题。
活动一:水在毛巾上体现出的毛细现象
1.将毛巾放到支架上,下端放入装满水的水槽,使毛巾底部与水槽中的水接
触。
2.观察10分钟内毛巾的变化,初步感受毛细现象。(采用视频快进
活动二:探究生活中发生毛细现象的物体
1.展示使用的材料:纸巾、宣纸、粉笔、玻璃片。
2.将以上材料浸入水槽,观察发生的现象。
3.引导学生发现纸巾、宣纸、粉笔能发生毛细现象,玻璃片不能。
活动三:寻找毛细现象产生的条件。
1.引导学生观察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材料的特点,发现这些材料的共性:有
很多细小的缝隙或小孔。
2.再次利用玻璃片验证刚才的发现。
(1)引导学生给玻璃片制造缝隙。
(2)将有空隙的玻璃片放入水槽进行实验验证并形成结论。
(3)明确这种现象为“毛细现象”。
活动四:
简要介绍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探究。
五、制作技术
主要使用软件:1.Camtasia Studio 8.2屏幕录制及编辑软件。
2.POWERPOINT2007幻灯片制作软件。
先期采用CamtasiaStudio8.2对视频进行处理 (添加文字、加快剪辑速度、
添加标注等);制作好PPT 后用 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制,后期继续使用
Camtasia Studio进行编辑合成。
相关资料:
毛细现象及其相关概念
1.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又称毛细管作用,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于内聚力与附
着力的差异、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的现象。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够经由茎内维
管束上升,即是毛细现象最常见的例子。当液体和固体或管壁之间的附着力大于
液体本身内聚力时,就会产生毛细现象。液体在垂直的细管中时液面呈凹或凸状、
以及多孔材质物体能吸收液体皆为此现象所致。
2.浸润液体
在洁净的玻璃上放一滴水,它会附着在玻璃板上形成薄层。把一块洁净的玻
璃片浸入水中再取出来,玻璃的表面会沾上一层水.这种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上
的现象叫做浸润。对玻璃来说,水是浸润液体。同一种液体,对一种固体来说是
浸润的,对另一种固体来说可能是不浸润的。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
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锌。
3.毛细现象产生原因
产生毛细现象原因之一是由于附着层中分子的附着力与内聚力的作用,造成
浸润或不浸润,因而使毛细管中的液面呈现弯月形。原因之二是由于存在表面张
力,从而使弯曲液面产生附加压强。由于弯月面的形成,使得沿液面切面方向作
用的表面张力的合力,在凸弯月面处指向液体内部;在凹弯月面处指向液体外部。
由于合力的作用使弯月面下液体的压强发生了变化——对液体产生一个附加压
强,凸弯月面下液体的压强大于水平液面下液体的压强,而凹弯月面下液体的压
强小于水平液面下液体的压强。根据在盛着同一液体的连通器中,同一高度处各
点的压强都相等的道理,当毛细管里的液面是凹弯月面时,液体不断地上升,直
到上升液柱的静压强抵消了附加压强为止;同样,当液面呈凸月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