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藏工程统计公式汇编
前言
油藏工程是油田开发的灵魂,是油田开发重要学科之一,它的任务是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动态分析效果评价、开发趋势预测、调整挖潜对策制定,以期获得油田开发最高采收率和最佳经济效益。
在油藏工程研究中,除借助于当今先进的技术方法外,还经常应用常规的数理统计和类比。为帮助油矿现场开发地质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方便,作者将三十余年收集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和发表过的统计经验公式,按油田开发相关顺序分类整理汇编成册,仅供使用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选用参考。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汇编中难免有不妥和差错,敬请使用者批评指正。
另外由于作者在收集过程中,部分遗忘了公式提出者的姓名,在此深表歉意。
一九九七年
目 录
储层描述参数计算
储层非均质性参数
储层物性参数计算
孔隙结构描述参数
含油、水饱和度确定方法
油气层损害的评价参数
高压物性的统计公式
体积系数统计公式
地下流体粘度统计公式
地下流体密度统计公式
流体和岩石压缩系数统计公式
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计算
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采收率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井网与井网密度确定方法
井网控制
合理井网密度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确定方法
油气水计量与油井产状公式
油气水常用的计量公式
油井产状公式
开发动态指标计算
速度和程度的计算
强度和指数的计算
各种压力与压差计算
递减率与含水上升率计算
各类比例系数计算
水侵量计算
周期注水参数的确定
开发效果评价理论计算与统计图板
综合含水率及耗水量大小评价
无因次注入,无因次采出曲线
注入水利用率与图板绘制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方法
稠油藏注蒸汽热采
热物性参数的计算
注入蒸汽的利用效率计算
开发技术指标的预测
合理采油速度预测方法
含水与含水上升率和见水时间预测
产油量递减规律与产油量预测
油层平均地层压力的预测
最大排量预测
附一、油藏工程常用参数代号与单位换算
附二、开发效果评价的统计图板
第一章 储层描述中参数计算
油气藏开发的对象是深埋于地下的含油气储集层,而表征储集层特性的参数是研究、认识和评价其好坏的依据。描述储层特性内容丰富,但在矿场实际工作人员中,经常遇见和使用的有储层非均质性、储层的物性、孔隙结构以及储层内所含流体的高压物性等。
信层非均质性参数
砂岩系数――指地质有效厚度与地层从顶到底所有岩石的总厚度之比(注我国又称净总厚度比)。
分层系数――指每口井中的小层数之和与总井数的比值。
砂岩稳定系数――指储层的发育面积与开发区块的总面积之比。
连通系数――-指二个地层相互连通的面积与开发区块总面积的比值或指地层相互连通的厚度和与总厚度的比值;或剖面中砂岩连通的井数与总井数的比值。
渗透率变异系数(Vk)――指平面上最大渗透率和最小渗透率的均方差与平均渗透率的比值。
VK=
渗透率极差――指纵向上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
渗透率极差=
7.单层突进系数:从两个方面求取.
静态上:单层突进系数=
动态上:单层突进系数=
平面突进系数――指最大水线推进距离与平面水线推进距离的比值。
以上八个参数用于储层非均质性描述,非均质性既有平面,也有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用时应针对描述内容选择。另外还可以应用下列参数。
层内非均质性
粒级层序,即层内粒度韵律性。若层内由下向上粒级由粗变细者,为正韵律;由细变粗为反韵律,若层内粒级反复变化则为复合韵律。
层内非均质性的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极差,突进系数参数,均按层内分段计算结果判别。
层内非均质性还可统计不稳定薄泥质夹层及其它隔层分布。如用隔层宽度与井距的比值大小表示。
平面非均质性
砂体的几何形态,一般以砂体的长宽比表示。如席状砂体:长宽比近于1:1,平面上呈等轴状;土豆状的长宽比为≤3:1;条带状的长宽比>
有效孔隙度――指岩石中互相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φ有=
3.孔隙性好坏分级
级别 极差 差 中等 好 特好 Φ(%) <5 5―10 10-20 20-25 >25 4.孔隙利用系数――指无水采油的油层水淹平均饱和度减去束缚水饱和度。
5.孔隙系数――指有效孔隙度与绝对孔隙度的比值。
孔隙度值的求取,一是岩芯实验方法测取,二是测井曲线求取。岩芯实验由研究机关进行,而测井解释矿场人员也可进行,因此介绍几种测井曲线求取孔隙度的方法。
密度测井
密度测井是一种主要的孔隙度测井方法。通过测井所得到的地层体积密度等于岩石颗粒密度和孔隙内流体密度的加权平均值,即:
ρb=φρf+(1-φ)ρma
整理得φ=
式中:ρb――地层体积密度
ρma――岩石骨架密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