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项目
研 究 成 果
?
项目名称: 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研究
项目类别: □重点 √□一般
指导教师: 武永春
项目负责人: 张欣宇
?
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 城市学院
?
项目起止时间: 2009 年月至年月
引言 - 1 -
一、研究综述 - 1 -
1大学生消费的研究背景 - 1 -
2大学生消费的前期研究成果 - 1 -
2.1消费现状 - 1 -
2.2消费结构 - 3 -
2.3消费心理 - 3 -
3大学生消费前期研究的启示 - 4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5 -
三、研究成果 - 11 -
1对象与方法 - 11 -
2调查基本情况 - 11 -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11 -
2.2经济来源 - 11 -
2.3生活费支出项目 - 12 -
2.4特殊消费情况 - 13 -
2.5消费习惯与观念 - 15 -
3消费行为分析 - 16 -
3.1生活费来源差异化分析 - 16 -
3.2月生活费金额差异化分析 - 18 -
3.3消费结构的差异化分析 - 21 -
3.4电子产品的差异化分析 - 36 -
3.5兼职打工的差异化分析 - 39 -
3.6闲暇时间的差异化分析 - 40 -
3.7网上购物的差异化分析 - 41 -
3.8低碳消费的差异化分析 - 44 -
3.9消费观念的差异化分析 - 45 -
4大学生消费特点 - 48 -
5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 - 50 -
6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现状的原因分析 - 51 -
7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53 -
8结论 - 54 -
引言
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着与父辈不同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消费特点。作为未来中国消费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领者的大学生,他们的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我们希望这次调查能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价值取向,有助于对其消费的理性疏导和教育,培养和提高“财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也希望为正确认识这个群体提供一些依据。
一、研究综述
1大学生消费的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整体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孕育着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而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消费状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经济来源、消费结构、理念和水平来看,大学生消费都呈现出超前、实用、多样化等特点。越来越多的高消费项目对大学生群体的消费驱动不容忽视。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对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起着导向作用。而且,大学生的消费观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影响着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乃至人生。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消费误区,进而提出引导大学生正确、健康地进行消费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学生消费的前期研究成果
2.1消费现状
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出现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消费主义的特征就是由大众传媒推动和扩散、把越来越多的人都卷入其中的消费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它创造、刺激和再生产着人们的消费需要和消费欲望,驱使人们不断地追求高档,无止境地向往名牌。这一倾向已经开始向学生群体扩散。现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有两个失衡之处:一是物质消费大踏步向高档次发展,精神消费则严重滞后;二是精神消费中又是重娱乐消遣,轻读书学习,这种消费结构的畸形状况,在当今青年图书报刊消费的疲软上表现尤为突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增长很快,而购买书报、学习用品等消费额并没有随着消费总额的增加而增加,就是很好的明证。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概念的认识,很多同学陌生。大部分同学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恋爱支出过度
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