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保育与生态平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3 保育与生态平衡

鯊魚已經成為人類食慾下的犧牲者。亞洲人視鯊魚魚翅為珍饈,在人類每年的濫捕下,使得海洋食物鏈面臨崩解。 6-1 人類與環境 6-2 生物多樣性 6-3 保育與生態平衡 第 6 章 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 鯨鯊保育 影片 保育與生態平衡 有關保育的國際規約 架 構表與多媒體 環境保護與 生態平衡 臺灣的保育現況 阿美族-巴拉告 影片 你知道臺灣有哪些瀕臨絕種的生物嗎?想一想你能為牠們做些什麼? 有關保育的國際規約     是指對生物及其棲地所作的保護、復育或管理等措施。 保育的國際規約,主要目的為針對各種珍貴的動植物立法加以保護。 保育 拜託大家,救救我們, 給條生路走 橙腹樹蛙 有關保育的國際規約 拉姆薩公約:保護全球溼地。 華盛頓公約:限制野生動植物的不當交易。 生物多樣性公約:維護全球生物多樣性。 臺灣油杉 南湖柳葉菜 補充: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哺乳類 台灣狐蝠、台灣黑熊、水獺、雲豹 鳥類 日本白鸛(亞洲白鸛)、黑面琵鷺、林鵰、赫氏角鷹(熊鷹)、隼、藍腹鷴、黑長尾雉(帝雉)、諾曼氏青足鷸、黃魚鴞、蘭嶼角鴞、褐林鴞、灰林鴞、朱鸝 爬蟲類 赤蠵龜、綠蠵龜、玳瑁、革龜、百步蛇 魚類 櫻花鉤吻鮭、高身鏟頜魚 昆蟲 寬尾鳳蝶、珠光鳳蝶、大紫蛺蝶 資料來源:林務局 唯有大家認清了保育的重要性,保育工作才有可能順利的進行下去,目前國際上有許多人士正努力推廣保育的概念,例如:以研究野生黑猩猩行為聞名的珍古德博士。其相關事蹟請見本章p204。 拉姆薩公約(西元1971年簽署)   此公約提供保護溼地生態系及正確使用其資源的架構,供各國及國際合作推展,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800個溼地被列入拉姆薩重要國際溼地名單中。 華盛頓公約(西元1973年簽署)   此公約的全名是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其主要精神在管制野生動、植物的國際貿易,期望達成野生動、植物的永續利用。 生物多樣性公約(西元1992年簽署)   生物多樣性公約的主旨在呼籲人類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重視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期望能永續並公平合理的分享生物多樣性所產生的利益。 我國依據不同的需求,設立四種不同的保護區。 1.自然保留區 2.自然保護區 3.野生動物保護區 4.國家公園 臺灣保育的現況 阿美族-巴拉告 影片 法律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數量:22 設立目的: 維護及管理 具有代表性的生態體系 具有獨特地形地質意義之區域 具有基因保存永久觀察、教育研究價值之區域 臺灣保育的現況─自然保留區 法律依據:森林法 數量:6 設立目的: 維護具有生態保育價值之原始森林、代表性之地景、林型、特殊之天然湖泊、溪流、沼澤、海岸、沙灘等區域 維護保育類野生動物之棲息地或珍貴稀有植物之生育地 維護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有特別保護必要之地區 臺灣保育的現況─自然保護區 法律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 數量:57 野生動物保護區20處 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37處 設立目的: 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環境 臺灣保育的現況─野生動物保護區 法律依據:國家公園法 數量:10 國家公園9處 國家自然公園1處 設立目的: 保護國家特有之自然風景、野生動植物及人文史蹟 提供國民育樂及研究 臺灣保育的現況─國家公園 臺灣保育的現況─國家公園 臺灣保育的現況─國家公園 臺灣保育的現況─國家公園 臺灣保育的現況─國家公園 學習過本章後,我們了解到環境保護政策對生態環境維護的重要性,但有時為了經濟發展,必須從事某些建設工作。請同學們查閱報章雜誌或上網蒐尋:目前有哪些建設可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這些建設及環保的衝突,是否有妥善的解決方法? 學習過本章後,我們了解到環境保護政策對生態環境維護的重要性,但有時為了經濟發展,必須從事某些建設工作。請同學們查閱報章雜誌或上網蒐尋:目前有哪些建設可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這些建設及環保的衝突,是否有妥善的解決方法? 解答 為了便利交通,中橫公路、雪山隧道等各種道路開山而過,把自然環境區隔成小塊狀,造成某些生物個體或族群間的隔離,繼而影響到該種生物的遺傳多樣性;公路的開發及一些後續影響,破壞了生物的棲地;另外車流通過時的噪音及空氣汙染等,也會影響當地生物族群的生活。由於經濟、政治各方面的考量與環境保護常無法達成共識,除了在開發建設前先詳盡的作環境評估之外,使用生態工法及環保建材等,雖然不能完全避免建設對環境的傷害,但能盡量減低破壞的程度,已是目前最佳的解決方案。 生態足跡(生態需要面積)   生態足跡是指支持每個人生命所需的生產土地與水域面積,計算某地區人口所消費或處理廢棄物所需的土地或水域面積,便可換算出這些人的生態足跡。   在計算生態足跡時,會先區分出六大類的生態性生產區:森林、牧地、可耕地、建築用地、水域及化石能量地。其中化石能量地的大小,是計算轉換人類經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