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要约邀请的比较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要约邀请的比较研究

总 18 卷  第 2 期 兰州商学院学报 Vol 18  No 2 2002 年 4 月 Journal of 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 April 2002 要约邀请的比较研究 ● 包 哲 钰 (兰州商学院 法政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 要约邀请虽然不是合同的订立程序 ,但它对研究要约以及合同成立极具意义。要约邀请与要约有着不可分割 的联系 ,但它却有着自身独立的属性和重要作用。对商店陈列待售商品、招标公告、拍卖公告、寄送的价目表、招股说明 书、商业广告等 ,我国合同法笼统规定为要约邀请的行为 ,在世界各国立法例中不尽相同 ,在学理认识和司法实践中也应 区别对待。 [ 关键词] 要约邀请 ;要约 ;合同成立 ( ) [ 中图分类号] D923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002 0208404   要约邀请并不是合同的订立程序之一 ,对它的认识和 行为的要件为主 ,而定义往往较为抽象 ,不具有可操作性 ;二 理解 ,通常是在研究作为合同订立程序之一的要约时才涉及 是对这些概念性的评价 ,往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现实的复 到。但是 , 由于各国合同立法和实践对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内 杂性难以在立法中统一规定 ;三是西方国家对立法方式不完 涵和范围界定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 , 同一行为在大陆法系国 全采取一元化的法律观。除国家立法机关制订成文法外 ,法 家认为是要约 ,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则认为是要约邀请。因 官的判例、权威法学理论也是重要的法律渊源。在这种二元 而 ,对要约邀请的研究 ,是辨析要约的性质和范围的先决条 或多元的法律观下 , 即使法律未作规定 ,也可依靠司法审判 件 ,甚至是探究合同成立的重要前提。本文着重就要约邀请 和法学基本理论获得支持。 ( ) 的属性及几种有代表性的要约邀请进行研究 , 以辨析其法律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体 现了它的独创性和世界统一性色彩。它不但明确地界定了 特性及其与要约的区别。 ( ) 要约和承诺的属性 , 同时还通过第 14 条 2 对要约邀请在世 一、要约邀请的属性 界范围内的使用进行了规范。从这一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到 , ( ) ( ) 要约邀请 Invitation to offer ,又称邀盘 Invitation to treat 要约邀请是向不特定的人发出的向自己提出要约的建议。 或虚盘。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 ,要约邀请与要约一样都没有 要约虽也是一种建议 ,但它是向特定的人发出的、十分确定 明确的定义性规定。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民法典中都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