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一 章 地 质 概 况
东营凹陷位于 山东省北部 。东临莱州湾 ,西过高青县城 ,南抵广饶 ,北至利津县 陈家庄 。
东西长 ,高北 宽 ,面积约 。在大地构造 区划上属 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济阳
坳 陷 中的一个 次级构造单元 ,是一个 四周有 凸起环绕 的晚侏罗世一早第三 纪时期 的断 陷复合
盆地 。具有北断南超 的特点 ,晚第三纪 以后属于华北近海坳 陷盆地 的一部分 ,不再构成独立盆
地 。它 包 括 北 部 陡坡 带、中央 断 裂 背 斜 带(中央 隆起 带 )、牛 庄 洼 陷、利 津 洼 陷、博 兴 洼 陷、民丰
洼陷及南部缓坡带等二级构造单元 (图 、图
一、盆地演化 简史
东营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 了七个阶段 。
基底形成阶段 ,具有太古界厚 的片麻岩和角 闪岩 系列 (亦称褶皱基底或变质基
底 )和 下古生界(济 阳坳 陷缺 失元古界 )稳 定 的 海相碳酸盐岩建造及上古生界海
陆交互相碳酸盐岩、煤层及碎屑岩沉积 (亦称地台期建造 )双重基底 ,与渤海湾盆地基本一致 。
裂前隆起阶段 (三叠纪一中侏罗世),发生于三叠纪的印支运动产生了北西向挤压构造,造
成区内地势起伏不平 。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在本 区零星分布 。
第一裂陷成盆阶段 (早侏罗世一早 白垩世 ),亦称为燕山运动 幕,陈南断层、石村断层等
均产生于该时期 。典型的简单半地堑盆地 内充填 了一套红色碎屑岩及安 山岩建造 。
晚白垩世区域隆起阶段 ,强烈的隆起造成了大型区域地层不整合接触 。
第二裂陷成盆阶段 (古新世末一渐新世 ),表现为强烈的断陷与扩张 。在这个大 的完整 的
裂陷旋 回中,包含着三个裂陷子旋 回,分别对应孔店组、沙 四段一沙二下亚段和沙二上亚段一
东营组三个沉积旋 回,由此产生 了三套重要 的烃源岩和储层 ,成为东营凹陷聚烃成藏的物质基
础 。该阶段除控 凹断层继续发展外 ,一系列沉积断层遍布全 区,使半地堑 内构造面貌变得异常
复杂 。
渐新世末区域大隆升。
坳陷阶段 (晚第三纪一第 四纪),区内断层基本不再控制沉积 ,所有凹陷与凸起同时下沉 ,
包括东营凹陷在 内的整个渤海湾盆地 由裂陷变为整体坳 陷阶段 。
二、地层发育与沉积简史
据钻井揭示,东营凹陷发育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缺失元古界、下古生界奥陶
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下统、二叠系上统、三叠系和新生界古新统。具体地层发育特
征与沉积简史见表
三、勘 探概 况
该区自 年开始石油地质勘探 以来 ,于 年 华 井首获工业油流 ;紧接着于
年 月 日,营 井又喜获 日产 的高产油流 ,标志着胜利油 田的诞生 。截至 年 在
东 营 凹 陷共 发 现 油 气 田 个 ,探 明石油地质储量 累计产出原油 ,占胜
图 东营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表 东营凹陷地层发育与沉积简史
利油区原油累计产量的 ,为胜利油田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胜利油田 “增储上产”
中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勘探实践证明,东营凹陷是一个富油断陷湖盆,油气储量丰度达 。同时,
经过近 年的勘探 、开发,它又是一个高勘探程度的成熟盆地 ,目前已完钻探井 口、开发
井 口,主要构造带已完成三维地震覆盖 。
进入新世纪以后 ,东营凹陷第三系的油气勘探也进入 了一个新阶段 ,已由构造圈闭向隐蔽
圈 闭,由中浅层(沙二段、沙三上 亚段 )向中深层 系(沙三 中下亚 段、沙 四段 )发展 ,这其 中储 集体
的研究起着关键作用。
没有储集体就没有油气 ,对于东营凹陷来说 ,储集体的形成、分布、性质主要受控于沉积作
用 、构造和气候等 因素 ,形成 了多种类型的储集体 。本书解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