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研究
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研究[摘要] 目的:研究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的78份抗菌药物ADR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引起ADR的抗感染药物涉及9大类26个品种;78例ADR中,60岁发生率最高,占47.45%;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等;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74.36%),其次为消化系统、发热等。结论:抗菌药物发生ADR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使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减少ADR的发生。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a)-175-02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种之一,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用以控制严重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由于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是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渐趋上升[1]。近年来,随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抗菌药给人体造成的损害已逐渐被重视,有关ADR的报道也不断增多。本文通过对我院2007~2008年发生的抗菌药物ADR进行分析,旨在研究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的78例抗菌药物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构成、年龄与引发ADR药品的关系、药品种类、用药途径、ADR发生症状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
1.2 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
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ADR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2]进行评价。入选的78例中,ADR肯定11例(14.10%)、很可能62例(79.49%)、可能5例(6.41%)。
2 结果
2.1 ADR在不同年龄及性别的统计
78例ADR中,年龄最小者为6个月,最大者为86岁。见表1。
2.2 发生ADR的用药途径
78例ADR中,静脉滴注用药71例,占91.03%;口服用药6例,占7.69%;局部用药1例,占1.28%。
2.3 引发ADR的药物种类及分布
将不良反应涉及的抗菌药物的种类进行分类统计发现,78例抗菌药物ADR报告涉及药物中,头孢菌素类33例,所占比例最多,占42.31%;其次为喹诺酮类19例,占24.36%。药物分类及相关病例数、构成比及涉及药物见表2。
2.4 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78例抗菌药物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中,皮肤及其附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系统,其次是消化系统和发热。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3。
3 讨论
3.1 患者年龄、性别与ADR的关系
从表1可见,78例ADR中,男性35例,占44.87%;女性43例,占55.13%;男女比例为1∶1.23,女性略高于男性。与以往文献报道[3]大致相同。从年龄分布上看,年老体弱者较易发生ADR。本研究发现,抗菌药物ADR可在任何年龄段患者中发生,但在60岁的老年人中,ADR发生比例最高(占47.45%),这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合并用药增多有关[4]。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用药者,应加强ADR的监测。
3.2 发生ADR的用药途径
对78例ADR进行分析,静脉滴注用药引起的ADR为71例,占ADR总例数的91.03%,明显比其他途径用药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临床静脉给药增多、制剂质量、药物配伍、溶液稳定性、滴注速度等有关[5]。静脉滴注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较易发生ADR,尤其易导致严重ADR。因此,为了减少ADR的发生,临床应严格规范静脉给药,并提倡其他途径给药。当今国际上倡导口服给药,而控制注射给药。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6]。故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尽量避免静脉给药,多采用序贯疗法,也可减少ADR的发生。
3.3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78例抗菌药物所引起的ADR中,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在各类药物中居首位,占42.31%,这与梁宇峰等[7]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其次是喹诺酮类(24.36%)和林可霉素类(14.10%)。头孢菌素类是一类半合成广谱抗生素,由于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是临床治疗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但用量非常大,ADR病例也日趋增多。喹诺酮类近年来发展迅速,有大批新药上市,这些新药具有抗菌作用强、组织中药物浓度高的优点,应用也日渐增多[8]。林可霉素类中的克林霉素及其衍生物有强大的抑制G+菌的作用,同时,还有很强的杀灭厌氧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