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次性导尿管及输液器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灌肠.doc

一次性导尿管及输液器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灌肠.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次性导尿管及输液器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灌肠

一次性导尿管及输液器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灌肠[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导尿管和输液器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灌肠的效果。方法:将60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导尿管输液器灌肠,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灌肠,两组灌肠液均为生理盐水100 ml加开塞露1支(20 ml),比较两组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排便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灌肠液外流及强烈排便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一次性导尿管和输液器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灌肠效果显著,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能避免加重疾病。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便秘;导尿管;灌肠法 [中图分类号] R74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c)-057-0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多数患者是突然发病,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以利自然止血,使破裂的血管得以充分修复。SAH后2~4周为纤维蛋白溶解酶活动最高峰,易使破裂口的血块溶解,而此时破裂口动脉壁的修复尚未完成,过早的活动和用力都可以加速血块的溶解和脱落,导致病情复发。因长期卧床改变了患者的生活常态,活动及进食减少,加上害怕病情加重不能用力排便因而易发生便秘。以往采用肥皂水灌肠、开塞露纳肛以及缓泻剂口服的方法治疗,起效较慢或因强烈排便感而加重病情。我科采用开塞露连接一次性导尿管和输液器灌肠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便秘,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2月~2007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39~78岁。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1周内发生便秘38例,1~2周2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及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取左侧卧位。观察组采用原瓶装100 ml生理盐水加开塞露20 ml,连接常州市春光医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分离输液器过滤器接头处,连接扬州市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导尿管(14Fr),排气备用。导尿管前端用液体石蜡润滑,(选用14Fr导尿管,前端扩张部剪掉,避免导尿管过粗衔接不严引起漏液)。插入肛门20~25 cm,缓慢松开调节器,以120~150 滴/min的速度滴入。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灌肠,润滑其前端肛管,插入肛门7~10 cm,缓慢匀速灌入灌肠液。灌肠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灌肠液外流情况,有无强烈排便感。灌肠毕拔出导管,嘱患者夹闭肛门,卧床10~15 min后排便[1]。比较两组患者灌肠后2 h排便情况。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灌肠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由于颅内压增高,需行脱水治疗及限制液体摄入量,多有大便秘结,加上长期卧床休息,肠蠕动下降导致排便困难。用力排便引起腹压、胸腔内压增高,压力可通过无瓣的静脉直接传导至颅内,使颅内静脉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脑压增高,引起SAH复发[2]。文献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再发出血的发生率为30%~80%[3,4] 。再发SAH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因此,临床上非常重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排便问题。尽管住院后加强了饮食指导、腹部按摩及预防便秘药物的应用,但是便秘的发生仍难以避免,尤其是年老体弱有便秘病史的患者。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用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协助患者排便排气的方法,也可借以灌入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开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进入肠腔后可软化大便,润滑并机械性刺激肠道平滑肌,反射性的引起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扩张,增加腹压,而使粪便排出[5]。正常的排便是一种反射性动作,直肠壁内感受器对粪便压力刺激具有一定的阈值,当达到阈值即可引起排便反射。排便受大脑皮层的影响,意识可加强或抑制排便[6]。老年人肛门内括约肌收缩增强,外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肛门内外括约肌处于相对协调的状态,从而允许气体排出而防止大便及液体溢漏[7]。因此,当使用传统灌肠筒灌肠时,(传统法橡胶管不透明,靠人工操作止血钳控制流量)肛管既短又硬,患者明显感觉不适,插入7~10 cm时,灌肠液由肛门经直肠灌入,当直肠壁受到粪便或灌肠液的刺激后,很容易产生冲动,引起强烈排便反射,加之老年人肛门括约肌松弛,更容易发生灌肠液外流现象。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一次性导尿管灌肠(可应用输液调节器调节流量,控制流量), 导尿管替代肛管其管腔细,前端圆滑,刺激性小,患者无感觉不适,导管插入深度20~25 cm,灌肠液缓慢进入直肠以上的乙状结肠内, 乙状结肠长40~50 cm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