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doc

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配合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比较2组在疗程结束后的近期疗效及疼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西医西药治疗。 关键词:辨证论治;带状疱疹;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0021-02 带状疱疹,中医又名“缠腰火丹”“蛇丹”,是皮肤科较常见的多发病,临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十分棘手,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常规西医西药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2004年5月-2008年5月收治60例带状疱疹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其中男33例,女27例;轻度疼痛18例,中度疼痛22例,重度疼痛20例;受侵犯神经:三叉神经12例,颈、臂丛神经17例,肋间神经15例,腰骶神经21例,没有同时侵犯2种神经的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所选病例在治疗例数、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受累神经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病例:病程超过1周以上始来诊者,不规律自行服用抗病毒药物及其他中成药者,对阿昔洛韦过敏者,严重心、肝、肾疾患或全身衰竭者,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阿昔洛韦0.5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天1次;维生素BJ片20mg,口服,Tid;甲钴胺片500mg,口服,Tid;芬必得,0.3g口服,Bid;喷昔洛韦乳膏10g外用。4周后统计疗效。 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论治。4周后统计疗效。 2.2.1肝胆湿热型症见起红赤疱疹,疱壁紧张,红灼痛如针刺,后结干痂,可伴有口苦咽干,渴喜热饮,烦躁易怒,大便瘀结,舌尖红,苔黄或燥,脉弦数。治宜清肝泄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炒柴胡15g,黄芩15g,车前子30g,川木通12g,炒栀子12g,生蒲黄15g,五灵脂15g,蜈蚣2条。 2.2.2气虚血瘀型症见年老体衰,疱疹消退后,仍剧痛不止,可伴有全身乏力,局部刺痛,舌质淡,或瘀点,苔薄白,脉缓。治宜益气活血,散瘀通络止痛,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60g,当归lOg,桃仁15g,红花6g,赤芍30g,川芎15g,全蝎10g,蜈蚣2条。 2.2.3脾虚湿盛型症见起黄白水疱或大疱,疱壁松驰易于穿破,渗水糜烂或见化脓,重者坏死结黑痂,可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苔黄腻,脉濡缓。治宜健脾利湿清热,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5g,厚朴15g,杏仁15g,生薏苡仁30g,白蔻仁15g,法夏15g,川木通12g,滑石18g,淡竹叶10g,泽泻15g,蜈蚣2条。 2.2.4引经药根据所患部位不同加引经药,皮损发于头面、眼角者,加白芷、石决明等;发于颈部者加牛蒡子、野菊花;皮损发于上肢者加桑枝、姜黄等;皮损发于胸腹者加川楝子、香附等;皮损发于下肢者常加黄柏、牛膝等。 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针对皮损恢复情况及疼痛进行综合观察。治疗结束后对疼痛的近期疗效和预后2个指标进行评价。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治愈:疼痛全部消退,水泡完全结痂或脱落;显著改善:皮疹消退50%-80%,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改善:疼痛改善,皮疹消退30%-50%;无效:疼痛无改变,皮疹消退30%以下。在4周以内疼痛消退为痊愈,4周后仍有明显疼痛者为好转。预后判断以是否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判断标准,以4个月为限,4个月以上仍有局部持续性疼痛者为有后遗神经痛,否则为无后遗神经痛。 4.2治疗结果 4.2.12组后遗神经痛比较观察组30例中有后遗神经痛者6例,占20%;对照组30例中有后遗神经痛者16例,占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5、讨 论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气虚血瘀,脾虚湿盛有关,故临床分型论治。肝经湿热型以疏肝清热、止痛为大法,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为君,专泻肝经实火;黄芩、山栀清热燥湿、导热下行;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经小便而解;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柴胡疏肝引经;全方有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之效,用之得当,疗效确切。更妙在蜈蚣,能通经入络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