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及跨国药企关于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方面比较研究
中国及跨国药企关于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方面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医药产业研发现状及跨国药企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现状,提出应从政府和本土药企两个层面出发,积极构建中国医药产业创新体系。
[关键词]研发中心;知识产权;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a)-159-02
近年来,越来越多跨国药企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对我国医药产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政府应完善管理机制,利用跨国药企的投资,积极发展国内医药产业,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型管理调控体系。下面就中国与跨国药企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情况行比较分析。
1 中国医药产业研发现状
1.1 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创新能力弱
2004年和2005年我国高科技产业中的医药制造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和1.5%,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研发的投入强度更低。而国外著名药企,研发投入至少要占上年销售额的10%~15%。可见我国的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比过低。
2004年中国医药企业的专利申请数1 696项,占全部行业的4%,发明专利数1 018,占全部行业的7%。我国医药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如此之少,这说明我们研发及创新水平的低下。
1.2 高科技人才瓶颈
2004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73 371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4%;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47 430人,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64.6%;2004年,医药制造业的全时当量研发人员21 527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为16 632人,占研发活动人员全时当量的77%,占科技活动人员的22.7%。可见,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人员中中高级人才所占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发达国家的药企中研发活动人员占到企业从业人员的30%左右,而我国的该项指标还不到7%,说明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人员投入严重不足。
1.3 缺乏创新激励机制
目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药企中,科研人员主要从事的是技术改造工作,由于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还存在科研人才向经营领域分流的现象,使精心培养的科研人员未能成为新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
1.4 研制开发主体错位,研发与市场脱节
尽管目前已经有国内的药企介入科研机构的新药研发,但是多数都只在药品进入临床研究后才开始投入,因此绝大部分的风险还是由研究机构承担。
2004年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机构研发经费内部总支出为2.625 4亿元,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为0.118 6亿元,仅占全部研发经费支出的4.5%,用于应用研究的经费支出为0.783 3亿元占30%,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723 5亿元,占65.6%。表明药企支持的大多是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一些需要花费长时间研究开发的新药很难获得企业的支持。
1.5 新药基本没有创新药
2004年的我国医药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4 857 860万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6%。从这一比例来看,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效果还不是很差,但我国生产的化学药品中有97.4%是仿制品,可想而知我们所谓的新产品主要是仿制品。而且产品同质化竞争也非常严重,产品科技附加值含量低,进入市场只有靠打价格战来获取盈利机会。
1.6 研发环境急需改善
目前,风险投资机制在我国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我国新药研发的资金主要由政府财政支持,其数额极为有限,只能应付基础研究,无法满足企业商业化的需求。同时,由于产、研、学的条块分割,致使企业科研成果商业化的能力较差,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和潜在需求开展高效率的研发活动。
1.7 知识产权尚待完善
我国正在研制和生产的生物医药产品中大部分是仿制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2 跨国药企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现状
近年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药企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法国施维雅药厂于2001年10月20日在北京成立了施维雅(北京)医药研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施维雅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参加整个公司的研究项目,积极参与来自于中国药典的新治疗方法。丹麦诺和诺德公司于2002年1月25日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世界级研发中心,2004年1月,诺和诺德公司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技园设立了规模更大的研发中心。2002年11月26日,阿斯利康在上海成立阿斯利康东亚临床研究中心,于第一年投入400万美元用于这个临床研究中心的运行,东亚临床研究中心还将与有关的卫生机构和医学学术组织广泛地开展合作。罗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