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我情感转变谈医患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我情感转变谈医患关系

从我情感转变谈医患关系屈指算来,我的从医生涯已有50个年头。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人与事之后,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和人民培养的医生,不仅要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还要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即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赤心。记得周总理接见我们时,曾语重心长地叮嘱我说:“陈中伟,你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继续攀登医学高峰。”在我的理解中,“红”,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专”,就是要像白求恩医生那样,对医术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学无止境。几十年来,总理的教诲一直铭刻在我的心头,成为我做人行医的坐标和前进的动力。 在行医的最初几年里,我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认识并不十分深刻。当时,我还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工作,那时医院的骨科规模很小,连我在内,一共只有几个医生,再加上几个护士,床位也不过20来张。因为骨科急诊病人较多,所以医生特别辛苦。别的科室是医生给病人安排时间,而骨科则相反,是工伤及意外事故安排医生时间。当时五六十年代的医疗模式只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没有把病人当作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人来看待,往往忽略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心理疏导。下面是我亲身经历的几件事,让我认识到这种模式的弊端。 记得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地面湿滑。一个上午就来了60多个骨折病人,把我们忙得不亦乐乎。常常是白天工作已十分劳累,晚上偏偏还要来许多急诊病人。有时半夜里,有工人的手被机器轧坏送来急诊的,医生总得起来给他进行清洗缝合。尤其是冬天,被窝里暖烘烘的,年轻人又贪睡,虽然是起来接诊,但心里总会产生一些埋怨情绪:为啥这么不当心,偏偏在半夜三更把手弄伤!没有从病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在医务人员下厂劳动期间,我去过两个工厂,一个是铁合金厂,一个是电筒厂。铁合金厂是做矽钢片的,有个翻砂车间,设备比较原始。沙盘用吊车吊,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要人工抬。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人中腰痛病人很多。以前,碰到这样的病人来看门诊,我们就感到头痛,真是病人腰痛,医生头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腰肌劳损、腰酸背痛与骨折、骨肿瘤等疾病不同,外表看不出,拍片子也往往看不出病变。心里就会嘀咕:你是不是偷懒,要病假条吧!待到我自己下厂和工人一起劳动,几个盘子一搬,腰就直不起来,这才真正尝到腰痛的滋味。但工人们却很关心、体谅我:陈医生,这些重活你吃不消的,到旁边休息一会儿吧!他们还怕我着凉,帮我弄来一件棉大衣给我盖上。我很受感动,回过头来想想:以前自己真是太不了解工人了!我只干了一会儿就吃不消了,他们一干就是8小时,有的干了大半辈子,难免积劳成疾。当他们来看病时,我还觉得他们在装病、骗假条,这件事对我影响很深刻,这也是医务人员下工厂的好处。 此后,我与工人开始有了共同语言,每当工人前来看病时,我就会详细询问:“你是哪个厂的?在翻砂车间工作吗?你们很辛苦啊!”虽然医学上治疗慢性腰痛的办法不多,但医生可以给病人讲授一些防治知识,作些解释,病人也会感到安慰,即使只给他开几片止痛片,他们也会很满意。按现在的话来讲,这属于心理治疗。由于我们重视了腰痛,并能仔细检查病人,医生和病人能进行很好的沟通,病人很乐意将自己的病情详细介绍给医生,这样不仅有利于疾病的诊治,也有利于及时发现一些混杂在一般性腰痛中的不典型疾病,如脊柱肿瘤、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使这些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电筒厂的特点是老式冲床多,工人一天到晚与冲床打交道,手外伤特别多。有一次,我问车间工人:“哪一位是老师傅呀?”他们风趣地回答:“老师傅?手指头少的就是老师傅。”“工龄越长,手指越短!”我的心一下子给震撼了。回过头来扪心自问,觉得自己太不理解工人们的情况。医生值夜班遇到病人起来不就少睡几个钟点吗?有时还要埋怨病人,可他们为了工作一辈子手指头都没有了,难道他们的病情不值得同情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为病人服务吗! 从工厂回到医院,再有工伤病人来,不论多晚,一到急诊室,我就会热情为他诊治,仔细询问伤情,然后打好麻药,清洗伤口,尽最大的努力给他修补好。这也为我成功地完成世界首例报道的断肢再植手术在思想和技术基础上创造了条件。在我以后的行医生涯中,医患关系更为亲密融洽,我特别注意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与治疗,在与病人接触时,我经常与病人拉拉家常,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样拉近了医生与病人的距离,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感也增强,能更加配合医生的治疗。当前医疗卫生系统大力提倡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转变,在我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确实感到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回想往事,感慨万千。随着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医疗设备日新月异,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诊疗中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不管如何变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