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速递-心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成功等.docVIP

信息速递-心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成功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速递:心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成功等心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成功 近日,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医务人员携手攻关,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例心、肝、肾同时一次移植手术。 接受手术的女患者今年47岁,是陕西省安康市的一名普通农妇。曾因结石性胆囊炎在当地实施胆囊切除术;其后又查出乙肝小三阳,2007年初被诊断为肝硬化;2008年初双下肢出现浮肿。西京医院多科会诊得出结论:患者乙肝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肾小球肾炎导致尿毒症肾功能衰竭、扩张型心肌病、脾大、肝部感染,同时,心、肝、肾3个脏器均出现功能衰竭,生命垂危。在患者及家属的强烈要求下,肝胆外科主任窦科峰教授决定联合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专家。为患者实施心、肝、肾同时联合移植。 西京医院为该患者先后组织了4次全院大会诊,除上述3个手术科室外,涉及整形、麻醉、输血、药剂等20余个相关科室。在精细设计手术方案和缜密准备后,患者被推进手术室,3组手术人员按心脏、肝脏、肾脏的顺序实施手术。手术历经16小时,缝合近千针。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各项生命指标恢复良好,新移植的器官已健康存活。 益气化瘀中药防治椎间盘退变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主要是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是严重困扰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教授、施杞教授等人完成的益气化瘀中药防治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课题,从细胞生物学角度阐明了益气化瘀方药防治椎间盘突出的机制,获得200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王拥军和施杞教授根据脊柱力学失衡是椎间盘退变主要机制的原理,建立了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提出了致炎性因素诱导椎间盘退变的观点;证实椎间盘退变的实质是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椎间盘细胞凋亡,炎性因子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提出并证实“恢复脊柱平衡”的学术思想,为非手术疗法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揭示了椎间盘退变的内在规律。 研究人员应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在研究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和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调和气血”防治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学术思想和“益气化瘀”的防治原则,总结出经验方“益气化瘀方”。临床试验证明,益气化瘀方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疗效确切.显著改善相关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毒副作用。 联合分子靶向治疗恶性肿瘤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李留树教授等人,通过联合使用西妥昔单克隆抗体、贝筏单克隆抗体等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而且有肺、肝转移的结肠癌、直肠癌患者31例,均达到完全缓解效果,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据介绍,引起肿瘤生长的因素不同,以结、直肠癌为例,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生长因子受体比正常人要高100倍。国外研究显示,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可使晚期转移性大肠癌的中位生存期提高至20个月。针对这些靶点治疗能抑制肿瘤生长的特点,李留树教授等人把目光聚焦在本溪及东北地区高发的结肠癌、直肠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上。自2004年以来,他们选择晚期且有肝肺转移、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结肠癌、直肠癌患者31例,采用能分辨各种肿瘤分子治疗靶标和分子分型检测方法,联合使用西妥昔单克隆抗体和贝筏单克隆抗体等分子靶向药物。同时辅以中药增效排毒,提高病人的免疫力。临床证明,这些患者均达到了肿瘤完全缓解,最长无病生存期达37个月。平均无痛生存期达16个月。 耳廓再造与听力重建术 最近,河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与耳鼻喉科专家联手,成功为一例左侧小耳畸形的16岁患儿实施了同期耳廓再造与听力重建手术。患儿出生时就出现左侧小耳畸形,左耳廓部位仅长着一个肉疙瘩,而且没有听觉。家人带他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就诊,经检查,患儿左侧外耳道骨性闭锁,左耳听力基本丧失。整形外科康深松副主任医师与耳鼻喉科刘宏建副主任医师讨论后,决定为患儿同期施行耳廓再造与听力重建手术。经检查,患儿的中耳腔基本没有发育、下颌骨、颅骨也存在畸形。此类患者经常会有面部神经变异,而手术牵涉面部神经走势,相当复杂。经过周密的准备,整形外科康深松副主任医师和耳鼻喉科刘宏建副主任医师共同努力,历时近5个小时,为患儿成功完成手术。 据康深松副主任医师介绍,在传统的治疗方式中,耳廓再造和听力重建二者常常不能兼顾。两位专家合理设计手术切口和皮瓣,对患处进行仔细分离,保证良好的外耳血运,为患儿重建听力,再造耳廓。术后,患儿再造的耳廓形态良好,外耳道宽畅,听力基本恢复,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悉,这是河南省首例同期耳廓再造与听力重建手术,此项手术的开展,使河南省对小耳畸形的治疗水平步入先进行列。 (王文龙 供稿)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