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疗养体检餐后2 h血糖测定455例护理研究及体会
健康疗养体检餐后2 h血糖测定455例护理研究及体会血糖是诊断与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监测指标,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新版糖尿病护理全球指南包括餐后血糖管理[1]。我们从2009-01―2010-01在疗养体检时查餐后2 h血糖455例,同时经问卷调查,了解体检者对餐后血糖的认知度。现将体检查餐后2 h血糖者的体检护理问题分析如下,旨在更精确地反映体检者的血糖水平,正确作出诊断。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健康者(包括未确诊糖尿病者)349例,确诊糖尿病者55例,代谢综合征者51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44岁)。临床伴有高血压者90例,伴有冠心病者10例。餐后2 h的血糖水平7.8 mmol/L者265例,占58%;餐后2 h血糖≥7.8~11.1 mmol/L者130例,占29%;≥11.1 mmol/L者60例,占13%。
1.2血糖标准空腹血糖(FPG)的正常值为3.9~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为糖尿病;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异常(IFG),餐后2 h血糖正常值范围,如果血糖≥7.8~11.1 mmol/L为糖耐量异常[2]。
2体检护理要点
2.1抽血前护理告诉体检者体检前3 d正常饮食,正常体力活动。抽血前禁饮酒、咖啡、茶,保持情绪稳定。食用100 g以上的主食(馒头、面条等),从吃第一口开始算时间,2 h后准时采静脉血。
2.2停服药物问题患有糖尿病者,测餐后2 h血糖前必须和平时一样该吃的药要吃、该打的针还要打。未确诊糖尿病的体检者一般要停用药物,特别是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如利尿剂、糖类皮质激素(可的松一类药物)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2.3等待抽餐后2 h血时的护理查餐后2 h血糖时,中间能喝水。餐后2 h血糖主要检测胰岛素的分泌量,与喝水多少没有关系,但不要大量饮水。人体能够调节因喝水多少造成的血糖不平衡。在等待抽餐后2 h血的时间内,不得食入零食、水果,不要饮用酒或咖啡等刺激性的饮品,另外不要吸烟。等待中不要做剧烈的体力活动。
2.4时间差值问题我们单位每天平均体检人数在100人以上,由于抽血人数多,护士少,加上体检者进行其他体检项目,体检者进行餐后血糖测定前后的时间差值一般在20 min左右,时间延长或缩短血糖值会不准确,造成临床医生在治疗上产生更大的偏差。把握好“时间窗”的几个要点:①提高体检者对监测餐后血糖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做好健康宣教,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②为体检者提供辅助设备。对记忆力不好、上年纪或活动不便的体检者提供定时器,在每次用餐时借助定时器提醒自己测餐后血糖的时间。③合理安排体检者的就餐时间。让每位体检者就餐时间隔一定时间,一般约为1~3 min,护士在操作时也应抓紧时间,不要错过最佳“时间窗”。
3讨论
WHO标准化OGTT是:试验前3 d,受试者每日食物中的糖含量不低于150 g,且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 d前停用。试验前应空腹10~16 h,坐位取血后5 min内饮入250 mL含75 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以后每隔30 min取血1次,共4次,历时2 h[3]。因为我们疗养体检是团队大批量体检,只能选择餐后2 h血糖测糖耐量。一般情况下,当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时,胰岛β细胞的功能已经丧失了50%,此时患者的糖尿病大多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心、脑、肾、眼等器官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治疗起来比较费力。而发病初期,通过检测患者的餐后血糖可以更为及时地发现患者胰岛功能的减退情况,这比空腹血糖出现异常大约要早3~5年。因此,健康体检中应加做餐后2 h血糖测定。
经问卷调查,60%的体检者根本不知道检测餐后血糖的重要性,50%的体检者不能主动地准时监测自己的餐后血糖,这其中包括30%的体检者虽然知道何时监测餐后血糖但不能主动监测餐后血糖。以上这些原因都导致无法采集到准确的餐后血糖值,从而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使临床医生的治疗出现多多少少的偏差,影响了确诊和治疗效果。近年来,国际上几项规模较大的临床前瞻性研究都发现,餐后高血糖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而心脑血管并发症又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早死的危险性随餐后2 h血糖增加而增加,而空腹血糖影响不大。有研究表明,餐后2 h血糖每升高1 mmol/L,死亡的威胁相当于高血压病人收缩压升高7 mmHg(1 mmHg=0.133 kPa)[4]。但血糖的升高通常呈阶梯性缓慢上升,很多患者对此已逐渐适应,并不会因血糖的轻中度升高而感到不适,因而也就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看似健康,等出现症状时往往病情已进展到一定程度,甚至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
文档评论(0)